如果时间允许,我会把潮汕吃一遍

 

众所周知,美食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十分看重的。

中国不单单只有文化深厚,美食也是博大精深的很呢。

我们今天就来走遍潮汕小吃吧。

要从哪里说起呢?

实在是忍不住了......

过去,潮汕人习惯用“吃好未”来跟人打招呼,这说明那时有没有吃的是一个问题。如今,可不大有人这样跟人打招呼了。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己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已不满足于填饱肚子,而希望吃得更加有味道,更有情调了。因此,现在来谈论温饱以后的消费,谈小吃,谈美食,便是时尚的话题。

鼠粬粿:

这是潮汕有名小吃之一,也是潮汕地区民间逢年过节必备的粿品。

相传南宋年间,在元兵入侵潮汕地区时,当兵荒马乱,百姓流落于荒野之中,特别是冬寒饥饿,无物可充饥人们发现田中有一种野草“鼠粬”。这种草既能充饥,又无毒,还有特殊的香味,便把它作拿来食用。后来发现该青草可以渗入大米磨成浆来做成粿,逐渐便认识到这种青草是一种好东西,为了方便使用,把摘来的青草用太阳晒干,方便储放。在逢年过节时,随时都可以使用。后来这粿品经民间逐步改进,把原来使用大米制作的粿皮改为使用糯米和番薯,这使粿皮比较柔软,再把粿馅从原来的番薯和红糖,改为用绿豆沙馅,有的是用红豆沙馅,还有的是用花生仁炒熟后脱膜用白砂糖碎烂作馅。这一改进便成粿皮柔软不涩,馅甜香,软滑,滋润。也就成为名小吃。现在这小吃以民间的一般食品已成为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在各大宾馆、酒店、酒楼就餐经营。

鼠粬草性甘、平,有止咳平喘,降血压,祛风湿的功能。主治感冒、咳嗽、哮喘、高血压、支气管炎、风湿腰腿痛、解毒。外治铁打损伤,毒蛇咬伤。

潮汕美食能把民间所采用药草与食物结合在一起,制作成为美味食品,既可食疗,又有治疗价值,真是潮汕人智慧的结晶。

猪脚圈:

猪脚圈是一种油炸的粿类小食,是潮州颇具特色的一款小食。一般猪脚圈均是卖小食的摊主,在路旁支起炉架,放上锅,边制炸边出卖。

制作猪脚圈需要有特制工具,一根铁柄,一头焊上一个直径8cm,高1.5cm的圆铁盏。

猪脚圈的制法是,将粳米粉和木薯粉按3比7的比例搅拌均匀,加水调成粉浆待用。

猪脚圈的馅料是芋切成丁(生的芋丁也可以,但蒸熟的芋丁更香)、煮熟的红豆、生葱珠、五香粉、精盐,搅拌均匀。

把铁柄盏放入六成热的油锅中略炸,使铁盏具有较高温度,取出倒人粉浆,再把粉浆倒出,铁盏中受热的粉浆便成一小碗形,加入制好的馅料,再淋盖上粉浆,放入油锅中浸炸至金黄色,倒出即成。

猪脚圈味道、口感香脆,是潮州小孩特喜爱的一款小食。因其呈圆圈,状为从猪蹄上切下来,故人们美其名为猪脚圈。

炸熟的“猪脚圈”不仅色泽十分惹人喜爱,而且有一股香喷喷的诱人香味,叫人馋涎欲滴,吃上一口,顿觉香脆可口,味道甚佳,吃后更是齿颊留香,回味无穷。“猪脚圈”既可作为一种美食来品尝,还可作为用来送饭的“物配”,真是一举两得。

材料

主料:粳米粉,木薯粉,芋,红豆,生葱珠配料:五香粉,精盐

做法

1、将粳米粉和木薯粉按3比7的比例搅拌均匀,加水调成粉浆待用。2、猪脚圈的馅料是芋切成丁(生的芋丁也可以,但蒸熟的芋丁更香)、煮熟的红豆、生葱珠、五香粉、精盐,搅拌均匀。3、把铁柄盏放入六成热的油锅中略炸,使铁盏具有较高温度,取出倒入粉浆,再把粉浆倒出,铁盏中受热的粉浆便成一小碗形,加入制好的馅料,再淋盖上粉浆,放入油锅中浸炸至金黄色,倒出即成。特点猪脚圈味道、口感香脆,是潮州小孩特喜爱的一款小食。因其呈圆圈,状为从猪蹄上切下来,故人们美其名为猪脚圈。

蚝烙:

蚝烙是潮汕的特有小食,外地人来潮汕总要尝一尝这一美食。在潮汕城市乡村小市集,常有这种小店或摆摊小贩。这种蚝烙,是用地瓜粉溶于水中,拌葱珠,在一个平底的铁锅上煎,加上海蛎(潮语叫蚝),再下蛋花,取起加上鱼露开吃。

蚝烙有两种做法,一是农村中比较便宜的做法,就是舀一铜匙的地瓜粉水,向宽口铁锅上一倒,再放下几粒海蛎,就翻一翻取起来,乘热并撒上一些胡椒粉,蘸鱼露吃;一种是把地瓜粉水倒满了整个铁锅,加上蛋拌匀,加上海蛎,下较多猪油,像浮炸一样,使其带脆,卖时在锅里用平铲将它切成几片,按片出售,再炒上一些海蛎加上,这样的蚝烙,价钱较贵,但很香脆。市镇酒店、小食店多有这种小食,“西天巷蚝烙”是汕头名小食之一。蚝有助于明目,又滑润可口,蚝烙又能热胃,寒天人们更喜欢吃。

红桃粿:

潮州民间习俗,凡时年八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红桃粿、酵粿、白饭桃。红桃粿、酵粿做完后,要放在祖宗灵位前祭拜,白饭桃则只是拿来吃,那是因为潮州人认为红色是吉祥如意、好意头的象征,而酵粿在制作过程需要发酵,故取其“发”的好意义。

红桃粿制作方法:

潮州人做桃粿祈求吉祥如意,平安好运。因此,粿模大多都是雕刻寿字。

做红桃粿的粿皮很讲究,用一个大锅盛水,水和米粉的比例要恰到好处,水多一点会糊掉(俗语称“尔做一钵糊”就在这里出实的),水少一点又揉不到一起。比例要求极为严格。1斤梗米粉、1.1斤水,等水煮开了,放上一点红花末。然后把火捻小,只有蟹目水的样子,水尚未沸腾时,再将米粉轻轻地倒进去,这样使米粉浮在水上面,要是沉到锅底,就会着底烧焦。小火焖10分钟,起锅搅拌,再倒在一个大钵子上,用手不停地揉搓着,怕凉了那皮揉不粘合,等揉好之后,要再放一两勺凉水,叫做开水(不是沸腾的开,是再把成团的米粉用水重新打开的开。)开了水后再接着揉搓,说这样皮会更好吃,这是先辈不知试了几代人才总结出来的经验啊,这个无书可查,无理论可讲,凭着感觉一代一代传下来。

红桃粿的馅有两种,一种是用绿豆去皮煮熟加调料做的,一种是用糯米做的。我们大多都是用糯米做,先把香菇、猪肉、虾米、蒜苗切碎,花生去壳剥皮,放在炒锅炒熟;糯米煮熟后用炒锅和着调料炒成一锅糯米饭。在一堆做好的皮揪出一小团,捏成一个薄薄圆圆的小碗,盛进糯米饭,再团成一团,用粿印印出来,放进烧沸的锅里旺火猛蒸13分钟,粿就熟了。一般是1斤粳米粉配1斤糯米,做出来大概有22个红桃粿。

白饭桃制作方法:

主料:粳米粉,糯米饭,香菇,虾米、鸡内脏,花生仁,生蒜

配料:味精,胡椒粉,鱼露

做法:白饭桃的皮采用水磨粳米粉,即是粳米浸水后才磨成粉,如果粳米没经过浸水直接用机器磨,则会因温度过高,磨出来的粉没有水磨粳米粉那样有粘度,那样幼滑。把水磨粳米粉上笼蒸熟后,冲入开水,搅拌后用手搓揉均匀,即成白饭桃的粿皮。

把糯米饭、切成丁的湿香菇、虾米、切成丁的鸡内脏、炒香去外衣的花生仁、切碎的生蒜,一起下油锅爆香,调入味精,胡椒粉、鱼露,即成白饭桃粿馅。

把白饭桃粿皮搓成长条,捏一小块,压成圆薄皮,包上馅,然后用粿印印出,上蒸笼蒸熟即可,也可在吃前略微用油煎香。

名家点评:白饭桃是潮州地区一种极为大众化的粿品小食,时年八节,千家万户都自己动手,制作白饭桃。白饭桃这种粿的馅很特别,它是用炒香糯米饭为馅,这是因为潮人的祖辈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吃以饭为馅的粿品,用以寄托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白饭桃外观白色,桃形,以饭为馅,故名白饭桃。

备注:制作白饭桃要注意一点,就是粳米粉在冲开水之前,一定要先上蒸笼蒸熟,否则白饭桃的粿皮不爽,吃的时候会粘齿。

酵粿:是广东一道特色小吃,民俗年糕。发酵类米制糕粿品。又称发粿。潮汕民间所以称作发粿,还有寄寓着发财、发家的祝愿。多在冬至、春节等大节目或重大祭神活动中制作。糖料多用红糖,也有用白糖的。蒸熟后在面上盖上福寿字样红色印纹或写上“答谢神恩”或“合家平安”等吉利字句。蒸制用的盛器是用竹篾与制蒸笼的薄木板编成,像一个平底盆。

潮汕无米粿:

无米粿的皮是番薯粉做的。番薯自明代万历年间由福建陈姓人偷偷从菲律宾传入之后,随闽南人入粤,迅速传遍潮汕大地,成为潮人的又一项主食。番薯吃不完了,便磨粉。薯头可以养猪,薯粉作副食及调料。著名的潮州蚝烙,夏天的“清心丸”甜汤、薯粉糕等,都以薯粉作原料。无米粿的棵皮,更纯粹是薯粉做的。潮汕人做粿,第一道工序是“煮钢”,“钢”是柔韧的意思。因粿—般都要包馅,皮薄馅多才好吃,但皮薄易弄破,流出馅来。为使粿皮既薄又不被弄破,外观好看,便必须“煮钢”。先把薯粉研成细末,不留半点硬粒,取其中少许,然后在锅里煮,像煮糊一样,用筷子不停地搅拌,使其成为一锅稀糊汤,再倒在粿桶里,加薯粉揉搓,直至均匀调和,韧性与弹性适中,便像擀饺皮一样,擀出薄薄的一张张来。近年人们做无米粿,已不用煮钢,用带汁的熟番薯块,放在粿桶里,和上薯粉揉搓,做出的粿皮也是一样的。无米粿的馅多用蔬菜杂粮来做。咸的是马铃薯、芋头或竹笋切成小粒,加沙茶或咖喱及盐、味精少量炒熟。或大豆炊熟,加精盐、胡椒粉少量研细。甜的馅可用芋泥或豆沙。像做小笼包一样,蒸熟即可食用。包绿豆、芋泥、豆沙的,俗称蟹饺,多用作宴席的点心,加热即可上桌。放在油里用细火慢滚,整个玲珑剔透,俗称水晶包,是有名小吃。那一类包菜馅的,是家常的点心,多用油在锅里煎,使其透明微带赤,十分可口,是有名的潮汕美。

潮汕的小吃实在太多太多了...

今天小包只能先说到这里了,越是编辑,小包的口水越是不停流下了.......

点击下面原文链接进行投票吧,投出您心仪的地方。

长按识别







































新疆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anjinshop.com/bccp/78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