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相克包菜造假西瓜打甜蜜素央视3
一年一度的央视晚会,
被看做是“打假”中的“战斗机”。
昨晚,主题为“共建秩序,共享品质”
的晚会在央视2套播出,
食品成了今天晚会上最受瞩目的“明星”。
1包香精生产瓶“核桃花生”
目前,山寨承德杏仁露露、伪造六个核桃、假冒豆本豆豆奶等山寨饮料正在占领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
稳定剂、安赛蜜、阿斯巴甜、山梨酸钾、甜蜜素…各种添加剂+两吨纯净水+核桃香精=市场上热销的这款“核桃花生”。据央视曝光,这款产品既没有添加核桃,也没有添加花生,核桃的味道靠的是核桃香精,一罐香精料汁能生产出瓶“核桃花生”。
除了在产品类型上跟风模仿,有的公司在外包装上也是煞费苦心。产品都和大品牌产品非常相似,“六个纯核桃”只多了一个字;“六仐核桃”“六禾核桃”等只是一笔之差,小“茖”同学、旺“好”牛奶也“惊艳亮相”。外观设计,包装色调,构图,代言人形象也是他们模仿的主要内容,让人难以分辨。
据山东省枣庄市政府新闻办消息,3月13日晚至14日上午,枣庄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市、区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枣庄市康源食品有限公司、枣庄金顺源食品有限公司、山东溢香园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突击检查。
检查发现,枣庄市康源食品有限公司未按食品生产许可规范要求组织生产,环境脏乱差,核桃乳产品配方中标注有核桃仁,而现场原料库中未发现核桃仁原料,该企业法人代表梁某某承认一直使用的是花生酱和核桃香精,没有使用过核桃仁,执法人员对库存箱“鲁源”核桃乳予以查封。
枣庄金顺源食品有限公司现场生产环境较差,更衣室废弃,化验室无使用痕迹,企业无法提供生产相关记录,生产的果哈呦果汁牛奶涉嫌虚假标注,执法人员现场查封果哈呦果汁牛奶蓝标产品箱、红标产品箱、喜程乳酸菌饮品瓶、喜程乳酸菌瓶,并对厂房和设备进行了查封。
山东溢香园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现处于停产检修状态,库房内桂圆莲子八宝粥产品涉嫌虚假标注,配料表中无莲子,执法人员现场查封桂圆莲子八宝粥箱。
依据检查发现的违法行为,枣庄市食药监局对3家企业进行立案查处,责令3家企业对涉事产品予以召回,依法对虚假标注、以假充真和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移送市场监管部门立案处理;对两家涉嫌犯罪行为的企业移送公安部门处理。目前,两家企业的法人代表梁某某、徐某已被公安部门依法控制。
本次央视晚会的消费预警中,食品类预警独占3席,基本都与网上盛传的各类食品安全谣言相关。
1号消费预警:“食物相克”系谣言
菠菜和豆腐、
西红柿和螃蟹……
不少人对食物相克深信不疑,
甚至当成是科学常识。
央视针对“西红柿和螃蟹一起吃会将无毒有机砷转化成有毒的无机砷,从而产生剧毒”的谣言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
1、样品中的有毒无机砷总量特别少,远远低于国家标准,更不可能导致中毒。
2、有毒无机砷是原本就在样品中的,并非因加入西红柿产生。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提示:
不仅西红柿和螃蟹产生剧毒的说法是谣言,而且中国营养学会曾委托兰州大学医学院做了各种食物相克的实验,多位志愿者全部安然无恙,“食物相克”说会影响我们满足正常的食物多样性,容易误导人们偏离健康饮食的大方向。
另外央视提示,市面流通的食物相克图上的推荐机构为“中国营养协会”是一家非法机构,正规机构名为“中国营养学会”。而图上声称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大声疾呼”,世界卫生组织也并未有任何一位专家说过相关话题。
2号消费预警:破除“季节谣”
有一种谣言,
每到特定季节就会出现,
比如包菜造假说,
西瓜打针说等等,
这种谣言被称为“季节谣”。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
在现场帮消费者破除“季节谣”:
1、包菜造假?
网传的仿真包菜是蜡和塑料做的,然而假包菜的造价比真菜还高,商贩不会选择假包菜。
2、西瓜打甜蜜素?
西瓜瓤质地脆弱,打针非常容易变质,得不偿失。
3、花生掉色是染色?
果蔬掉色是因为含有天然水溶性色素,花生皮中含有的是花生衣红。
4、葡萄皮白霜是农药残留?
现场实验显示,葡萄白霜中是糖类成分和天然蜡质,农药残留未检出。钟凯提示,真正的农药残留反而是不可见的。
3号消费预警:土鸡蛋和真鸡蛋营养没差
鸡蛋黄胆固醇高不宜多吃?
土鸡蛋比普通鸡蛋更有营养?
国家食药监总局提示,
这些都没有科学依据!
实际上,鸡蛋中除了有胆固醇,蛋黄还含有卵磷脂,卵磷脂可以组织胆固醇或者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积,所以对于正常人来讲,以后我们再吃鸡蛋时,可以合着蛋黄一起吃,不必把蛋黄扔掉。
生活中有人会用鸡蛋壳的颜色来区分柴鸡蛋和散养的土鸡蛋,认为土鸡蛋营养价值更高。实际上,两种鸡蛋在蛋白脂、脂肪和水分上面,确实是有一些差距的。但是对比我们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来讲,这些差别非常得少。
另外,节目也通过试验证实所谓的“乒乓球鸡蛋”、“弹跳鸡蛋”其实并不是假鸡蛋,而是因为鸡蛋受冻导致韧性增加产生的现象,提示消费者储存鸡蛋要注意温度。
来源:公共食谈
编辑:Elvira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