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雅地做一天ldquo地道rd

 

本文共计字▏阅读需要约4分钟

  踱步在巴黎街头,我目光落在一个又一个不急不缓的身影上,城市丽人拿着咖啡,从容优雅,不疾不徐,仿似她们才是刚刚抵达的游客;男士们的身影在清晨倒不多见,或许是前夜的酒吧时光十分酣畅尽兴吧!

  说起巴黎,你一定首先会想到“文艺之都”“购物天堂”、寻常巷陌悠悠的琴声以及夜晚人头攒动的酒吧。今天,我想学着当地人生活一天,体会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品味精致的法式早餐   吃得像巴黎人一样,早餐尤为重要。法式牛角包?不,太普通了些,虽然要吃起来像一个身边有狗可遛、出门买菜也会带一束鲜花回家的优雅法国人,但是我也不情愿让自己珍贵的第一餐以牛角包作为开端。于是我决定亲自出门觅食,选择一家能吸引我的餐厅。   我住在一个历史稍长的酒店里,这里可以算得上是最能体现巴黎20世纪初“流金岁月”的区域,位置绝佳,但房间极小,在寸土寸金的巴黎,这个十平方米的房间也算是“贵族”之选了。走出酒店,漫步在街上,作为一个巴黎最鼎盛时期的“世界中心”,这片建筑基本上是奥斯曼改造时期的遗留风格,紧挨着连接卢浮宫与新凯旋门的香榭丽舍大道,两侧坐落着巴黎省市政府、分布着世界顶尖高奢品牌专卖店、包围着任何时候望过去都闪光熠熠的塞纳河,还有散落在区中各地大大小小的英式草坪。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老区里,从来不乏历史悠久的百年餐厅。   几经挑选,我选择了一家装修典雅脱俗的餐厅,老板是一对慈祥的老夫妇。“Boujour”,听到了我特意苦练一周的法语问候,男主人回复了我一个亲切的微笑,于是我便开始在橱窗里挑选早餐。法棍夹炒蛋和培根,红色的肉片看起来就能幻想出它出锅之前滋滋作响的跳跃;三文鱼牛油果塔塔,这一定会是我妈最推崇的营养膳食搭配;法式可丽饼,虽然它口感甜腻,但是却可以搭配嫩滑的煎蛋和咸鲜的培根,绝对是完美的选择。于是我抬头,坚定地说:“All,please。”我斜倚在藤编索纳特椅上浅嘬着咖啡,尽量优雅地、不风卷残云地用完了早餐。

巴黎街头的悠闲漫步

  大快朵颐之后,我和早餐店道别,没有目的地悠然漫步,下一个落脚的地方可能还是遵循胃的选择。踱步在巴黎街头,我目光落在一个又一个不急不缓的身影上,城市丽人拿着咖啡,从容优雅,不疾不徐,仿似她们才是刚刚抵达的游客;男士们的身影在清晨倒不多见,或许是前夜的酒吧时光十分酣畅尽兴吧!   穿过香榭丽舍大道,绕过新凯旋门,一路上能看到一波又一波不知疲倦拍照打卡的游客。我驻足在塞纳河畔,眺望远处的埃菲尔铁塔,就这样远远地看着她在阳光下优美的轮廓,我不打算再继续靠近,可能是她钢铁的质感令我生畏。同样地,在路过游客众多的卢浮宫时,我也没有和大多数人一样,拥挤着涌入人群,想要一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反倒专心致志地欣赏起卢浮宫外面表演的乐队,乐队由是名法国年轻人组成,演奏着我听不懂的法国摇滚和着法语rap,我沉浸在这年轻的气氛当中,和当地人一起欢呼、一同鼓掌。在二手市场“淘”宝   虽然在巴黎漫步是一件让人身心满足的事情,但不乘坐一次地铁似乎也不算是一个完整的当地人。时间已近中午,我临时起意搭乘4号线前往一个久负盛名的二手市场。这时地铁站的人并不多,但是我始终谨记着一位久居巴黎的朋友的忠告:法国人大多都带着点客气和疏离,如果有谁在地铁开门时故意朝你身边挤去,那你就要小心自己的钱包了。   二手市场源自年的圣图安市场(MarchéauxPucesdeSaint-Ouen),堪称跳蚤市场的鼻祖。它拥有个摊位,共分为12个市场,每天吞吐着众多的巴黎民众和慕名而来的游客。在二手市场,无论是当下流行的时尚单品,还是复古奇特的新奇商品你都可以买到。小到几欧元的小玩意儿,大到历史悠久的复古家具,都仿佛写满了法国的历史。在这里,你的脚步根本快不起来,每走两步就会被路边的小摊吸引,一件件映入眼帘的艺术品让人难以挪步。   随着眼缘,我走进了一家门口摆着众多油画的小店,老板是一位和蔼的老人,坐在门口悠闲地抽着烟,让我不禁想到北京胡同里遛鸟的大爷。老人见我进屋才慵懒地起身,带着老花镜回答我对于店内油画的好奇。许是聊到了老人的兴趣之处,我和他英法语混合地竟聊了大半晌。在我挑选了两幅甚合心意的油画后,临走时他还送了我一个精致可爱的珐琅小人。 “淘”到了至爱,街尾的餐厅飘来的香气让我更加兴奋,此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循着味道我便找到了餐厅,走进、坐下、点单一份油封鸭的动作一气呵成。餐食很快上桌,薄脆的鸭皮带着坚果油的香气和刚出锅的滋滋声全方位冲击着我的视觉、味觉和嗅觉,配着餐酒和沙拉,我几乎不带喘息地吞咽一番。实在是任何词汇都描述不出油封鸭的口感,柔嫩却有嚼头的腿肉和金黄不油腻的脆皮带来的味蕾盛宴,让我的嘴里充斥着满满的幸福。照例用餐后饮一杯咖啡提神,当太阳越来越稀薄的时候,我起身走出了餐厅。巴黎拉丁区的浓郁书卷气   巴黎的拉丁区一定是巴黎最具有书卷气的地区,这里遍布了法国众多的高级院校。拉丁语曾是这一区惟一使用的语言,巴尔扎克也将其称之为“拉丁国家”,后来便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拉丁区。很多名家都曾在这里驻足流连过,这里有海明威曾终日沉浸写作的咖啡馆、有罗曼·罗兰时常走过的小路、有诗人魏尔伦的故居……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息。   我走在青石板路上,街道两边遍布的是具有各国风情的美食餐厅,街边的桌案上有着不少年轻人,他们有人沉静地低头看报,有人喝着咖啡闲谈,有人在角落站着抽烟。大城市的包容性在这里似乎一览无余,尽管每个人可能都来自天南地北、各个国家,但此刻都汇聚到了这里,感染到了巴黎的温润和闲适。一边游览这条遍布美食、书店的小街,一边观察路过的青年男女,我在不知不觉间便漫步到了古老的索邦大学。如今的索邦大学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拆分,但位于拉丁区的大学城始终氤氲着它的余香。众多的高校正是拉丁区的灵魂所在,这里既拥有着古老的法式拉丁民俗,又包容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火热。门前来来往往也尽是含蓄内敛有品位的法式穿搭,不乏各式的针织衫和羊毛裙、长风衣和法式矮靴等等舒服又经典的教科书式搭配。周围的高校透出活泼的气息,将这座城市装点得似乎又年轻了几岁。老城区的历史味道   历史悠久的巴黎城区有着众多的古老建筑,即使身处日新月异的当下,巴黎市区也难见高楼大厦。在巴黎古老的建筑里,承载的却是当今最为新潮的时尚风向标。老城区的玛黑区无疑是世界上所有时尚弄潮儿、买手和设计师的天堂。这里荟萃了众多的vintage(古董经典)店、小众设计师品牌和艺术画廊。穿梭在玛黑区的古老建筑之间,随意敲开一间门,就有可能收获一次意外之喜。   这次最让我惊喜的是一家隐藏在黄色小门背后的艺术宝藏。走进这座小楼,迎接我的是充满着艺术涂鸦的旋转楼梯,转角处点缀着鲜翠欲滴的绿植,墙壁上挂着的每幅油画都可以让人仔细端详好一会儿。更大的惊喜在楼上的艺术品陈列室,每件精妙绝伦的设计都会让人禁不住感叹艺术家的奇思妙想。   兜兜转转一天下来,手上也逐渐重了起来。做一天“地道”的巴黎人,当然少不了和当地人共进晚餐,我的最后一个行程就是去拜访在法国的华裔朋友,带着对晚上正宗顶级法餐的满心期待,我招手拦了一辆出租车,在巴黎的夜幕中前往最后一个目的地……(原标题——《做一天“地道”的巴黎人》)扫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anjinshop.com/bchq/117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