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年俗大比拼,快点进来收祝福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的脚步到了~“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扫除日……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宵”,这首春节民谣道出了“日子”里的传统年俗。

福作“幸福”之义,用作名词,这是“福”字在今天常用的含义。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韩非子认为“全寿富贵谓之福”,古书中常说人的“五福”春节贴"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拜祖宗等等。全部是来自家乡“送福人”的新春祝福。”

这些年,年俗悄然变化但年味儿里面的思念和祝愿从未走远提到年俗我们大概只知道初一饺子初二面看看老辈人的习俗来计日迎新春吧!

传统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长辈或者左邻右里,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除夕守岁后,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新年好!平安吉祥...”。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关键词:拜年/开门炮仗/占岁/贴画鸡/聚财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是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比如说带的礼物都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关键词:姑爷节/祭财神(开斋日)

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老鼠大有“谁不让我过好这一天,我让谁难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惊扰了老鼠嫁女儿,老鼠就要祸害这一家。为了地里的收成,早早的睡觉吧!

关键词:羊日/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

大年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关键词:迎接灶王爷初五又被称为“破五”,这一天对于商家来说是个大日子,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迎财神正是这天。“商店这天要开张,放鞭炮。”

关键词:迎财神/路头神/送穷/开市

初五刚把财神迎进门,初六就要送走穷神。送穷神这一天,要在家里面进行大扫除,扫出来的垃圾,还有没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此外,还要喝一种素菜汤,这种汤是用菠菜、青菜等七种蔬菜做成的。

关键词:石头生日/送穷(送子)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关键词:人日/捞鱼生/摊煎饼/踏青/登高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关键词:谷日/顺星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关键词:天日/拜天公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由十个小伙子或十个小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关键词:石不动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相传,这是因为初九庆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还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这天用来请子婿吃饭,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费了。

关键词:子婿日

从新年到正月十一,人们吃的食物中大多丰富且多油。因此,从这天开始,人们开始饮食清淡,清肠润燥。更重要的是,由于三天后将是元宵节,从这天开始就要准备。家里将会买灯笼,搭灯棚。

关键词:搭灯棚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三。元宵节的准备还在继续。在中国南方,这天要欣赏灯笼。络绎不绝的中国人会在这天去城隍庙赏花灯。而这仅仅是元宵节的序幕。除了传统的红灯笼外,还有许多不同样式的花灯。灯展通常从今天开始到正月十八结束。

关键词:买灯笼/点灯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四。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这天,灯会正是开放供市民购买灯笼。为了元宵节,像舞龙和舞狮的表演开始在大街上演习。也有人写灯谜猜灯谜来增加节日欢乐气氛。在中国,灯谜是非常传统的字谜游戏。大人和孩子都喜爱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猜灯谜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关键词:团圆

春节由来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清·叶燮《迎春》”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岁旦、大年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意义

1、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2、辞旧迎新.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3、祝福好运.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福”字还必须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4、亲人团聚.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5、春节是全国人民的节日,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全国人民都会欢聚一堂.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

对于这些习俗

有什么看法呢?

跟随小社一起来看看吧~

快乐真的不花钱:大年三十。闽南习俗敬天公。每年都是爸爸妈妈在操持这些,感恩爸妈的付出和对我的包容。过新年啦!

小船运:

哇~!每年最重大的节日又来了呢!希望小伙伴儿们在今年都可以心想事成、牛气冲天,每年的春节都是我们向外进行文化输出的井喷期,我们可以将自己家乡的习俗和美丽的庙会等等发到t或ins上,最后还是祝大家happychinesenewyear!!!

Zarki:.2.10农历二十九,依外婆家的习俗今天过小年。一家人吃完饭依旧玩起了“十点半”。吵吵闹闹超开心。很高兴外婆身体在慢慢好转。外公身体也不错。遗憾的是老爸过年可能赶不回来。庆幸的是我赶回来了可以跟老弟一起陪老妈。吉星高照,大吉大利,财源广进,身体健康!吃葱想吐西瓜:

唯一不变的习俗就是大晚上去洗澡吧。洗完澡路过一个老店,做牛肉汤烩面的。老奶奶熬了一辈子牛肉汤。烩面也是自家做的,牛肉丁自家卤的,现在年纪大了做不动了,就在小店门口凳子上坐着,儿子和孙子接管了小店。但汤、面、卤肉还是要老太太审关。面的味道不变。还是老味道。他家的爆炒辣牛肺一绝,还有凉拌自家卤的牛肝配上凉拌酸辣包菜,绝美!赛神仙!!!山中五位子:

自从关掉朋友圈并且手机静音后,我的生活确实少了很多焦虑。我去年以为,年就会是最冷清的一个年了。没想到,今年才是,有一个发小留在了学校不能回家过年。小姑也因为疫情和种种原因不能回来,还有一直以来春节的传统习俗——“抬神明”今年也取消。新的一年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期望。我这个人很奇怪,一到正经许愿的时候我的大脑就会一片空白,比如生日和拜神明许愿的时候。所以去年生日我什么愿望都没有许下,而拜神明的时候我也一直都只许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家人们都平安健康万事如意。当然之前还没高考的时候,还会加上一个学业进步考上好大学,好像有点扯远了。言归正传,新的一年:fcx要更忠于自己,要更爱生活和这个世界。也给大家拜个早年吧新的一年一切都好!

最后,小社为大家送上新年专属签

快来get你的专属好运吧~

虽然是过年但身边有不少朋友向小编吐槽,说现在的春节年味越来越淡。

然而,小编想告诉大家的是:

年味是由一个个年俗来体现的。并不是年味淡了

而是知道传统年俗的人少了

让我们接起文化传承之棒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END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文编辑|网信部李永倩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anjinshop.com/bchq/119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