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各地的肠粉,你钟意哪一款呢下集
广东各地的肠粉,你钟意哪一款呢?(下集)
文
鼠二
广东人对肠粉,那绝对是真爱,不但踢掉了广式茶点“四大天王”,将肠粉直接捧上点心届的C位,甚至一天三顿连夜宵都吃肠粉,也丝毫不会觉得厌烦。
广东各地都有不同种类的肠粉,基本元素差不多,但是在各地做了更加个性化的演绎,总体来说,广州及周边地区“淡抹”,潮汕及周边地区“浓妆”,虽然审美标准不同,但是那股细腻爽滑的口感总是一样一样的。
到了广东,喜欢肠粉的食客,有机会不妨多尝试一下不同地区的肠粉吧,总有一款会惊艳到你的。
郁南都城肠粉
郁南县的清晨,上班族常常是被一盘香气四溢的肠粉唤醒的,都城肠粉一定要以本地或者广西产的老包米为原料,水要用山泉水,以石磨磨米浆,最后还要经过干枯的松木烧火蒸出的才算正宗。因为选料和制作工艺讲究,所以在广东很多地方都有口皆碑。
当地的肠粉主要有牛肉和猪肉,店家一般都是现蒸现卖,趁热吃才能吃出新鲜的口感来。都城肠粉还有一种特有的甜酸酱来佐味,是豆豉酱和芝麻,混了花生油、生粉、五香粉、盐和白糖熬制成的,和肉菜搭配了吃,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客家肠粉
肠粉在客家人这里就变成了捆粄,是极受欢迎的美味,早餐和夜宵的当家招牌。在梅州丰顺,捆粄就像四川的锅盔一样,啥都可以包进去,单是摊子上可选的食材,就有20多种:各种肉末、香芋、竹笋、茄子、胡萝卜、酸豆角、豆干、韭菜、包菜等等。
裹在薄薄的粉皮里,因为食材太丰富,为避免撑破粉皮,通常就是一勺荤一勺素,此外,店家还会在外面用保鲜袋把捆粄裹起来,看着像个胖粽子,拿在手上吃很方便。
客家还有一种韭菜捆粄,通常是韭菜和肉末包裹在粉皮里,再淋上酱汁,喜欢“韭菜+”的盆友们一定要尝尝看。
信宜柴枪粉
信宜是广东的侨乡,当地随处可以吃到特色的柴枪粉,这种大米制成的吃食两头尖,中间粗圆,因为像木棍柴火而得名。
柴枪粉有捞和煎两种吃法,捞大多加入秘制酱汁和花生油,吃起来柔韧滑嫩;而煎过的柴枪粉米香四溢,吃起来很酥脆。
简易版的柴枪粉里,一般就包裹韭菜和芝麻,而升级版,里面就少不了肉末、豆饼粒、鸡蛋丝等等,是当地人都爱吃的小吃。
信宜食惯嘴粉皮
在信宜,除了柴枪粉,还有一种粉皮,号称吃了又来以为惯,而被冠以“食惯嘴粉皮”的名称,是侨民回信宜一定要吃的家乡小吃。因为选材讲究,制作上也繁琐(要经过两次磨制),所以粉皮很薄而细腻,蒸好之后切成条,淋上酱油,撒上芝麻和葱花调味,就是简易版的肠粉了。
当然,要讲究些的,也会在粉皮里裹了肉丁和海鲜、蔬菜,或蒸或煎,都很可口。
高州豆芽粉
高州东门的豆芽粉,在当地人尽皆知,粉皮里包着爽脆的豆芽,外面淋上新鲜的花生油和酱油,再撒一把花生碎,店家一般还会提供免费的白粥和甜醋,就是这么简单又便宜,但却让当地人百吃不厌。
要是觉得太素了,很多肠粉店里,还有瘦肉粉,或是豆芽和瘦肉混搭的鸳鸯肠粉可以选择哦!
都说广东人爱吃敢吃,在肠粉的问题上也要保持一惯性,除了常规的食材,广东总有一些让外地人惊悚到不敢直视或是尝试的“暗黑”肠粉。
蚕蛹肠粉
蚕蛹不但是东北人的最爱,广东人也喜欢,炸过的蚕蛹外酥里嫩,蛋白质丰富,包裹在清淡的粉皮里,简直就是冰火碰撞的CP,再混些韭菜进去,吃起来就不会很油腻了。
禾虫肠粉
一般人吃肠粉是加肉加蛋,一些广东人还喜欢加虫子,广东的水稻种植区少不了禾虫,因此当地人吃禾虫的风俗由来已久了,禾虫肠粉出镜率可不算低,这种蠕动的虫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肉、蛋混在一起裹在粉皮里,瞬间觉得整盘的蛋白质含量爆棚,而且吃起来也很爽滑。
紫米肠粉
有大米的点心,就有紫米点心打擂台,肠粉也不例外。紫米肠粉没有晶莹透亮的感觉,反而泛着油光,在广式茶点中也是一道小吃,叫做紫米脆虾肠粉,很多人吃一次就会喜欢上那口感。
紫色的粉皮里,裹着一层金黄色的薄脆,最里面再包着新鲜的虾仁,一口咬下去,酥脆和顺滑的口感交织在一起,稍微蘸点酱油就很赞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