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实力辟谣,衡阳人都看看食
昨晚,一年一度的3·5晚会如期而至,每年这个时候,亿万双眼睛都会聚焦于此,今年又有哪些行业的潜规则被揭露?又有哪些狡猾的骗局被曝光?又有哪些隐藏的危险被警示呢?小编为您一一梳理。
0
食物相克表靠谱吗?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食物相克”的说法,而写着这些“知识”的书籍在书店也非常流行,这些“食物相克”,真的靠谱吗?
你一定跟小编一样,经常在家庭群收到这样的信息…
可能还会有下面这些内容…
千万不要把虾和柠檬搭在一起吃,会砒霜中毒…
螃蟹+西红柿会引起腹痛、腹胀…
菠菜和豆腐一起吃会得肾结石…
粉丝、紫菜是塑料袋做的…
可以说,这些年没有被爸妈转发过各类食品谣言,没有被朋友圈刷屏过各种季节性谣言,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冲浪girl/boy!
虽然一直有专业人士不断辟谣,但是仍然有不少爸爸妈妈坚信不疑!
这一次“35”晚会打假主题专门延伸到了辟谣“食物相克”方面。
晚会上,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对螃蟹跟西红柿一起吃会产生无机砷进行了实力辟谣,实验表明,实验产生的有毒的无机砷总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并且跟西红柿无任何关系,纯属谣言。
而关于网络上流传的中国营养协会的食物相克图谱,实际上民政部早已曝光中国营养协会是非法机构,正规的叫做“中国营养学会”。
范老师还进一步强调,实际上已经有机构针对各种“食物相克”进行了临床试验,“相克”之说其实并不存在。
节目结束后,小编随手在网上一搜,果然关于“食物相克”的图书已经被火速下架…
兔子快跑:我妈终于可以放弃这些所谓的正确食谱了…摩卡:动作真快究竟在等什么:这动作也是相当麻利了这速度也是很可以了…
看来各位常年专注“打假”事业的朋友,
以后终于可以在家族群、朋友圈挺起腰杆了!
最后再为大家列举几个常见的食物相克谣言,看仔细了:
、螃蟹和柿子同食会上吐下泻?
单吃这两种食物也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不舒服的原因可能是螃蟹没刷干净、没煮熟或量过大;柿子里含有鞣酸,吃多了会有恶心呕吐甚至胃结石的状况。
、牛奶和香蕉不能同食?
这个说法不成立。导致腹泻可能是因为不能代谢牛奶中的乳糖而造成,俗称乳糖不耐症。
3、食物相克还是食物过敏?
有人吃了海鲜、花生、蛋类食物后,身上会起满红色疱疹,还会伴随恶心呕吐、肚子疼的症状,这属于食物过敏现象。需要赶紧找到过敏原,对症下药。
4、豆浆鸡蛋不能同食?
有人说豆浆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它会抑制蛋白质消化。但这种说法不成立。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喝的都是熟豆浆,里头的胰蛋白酶抑制物会随着豆浆的加热而失去活性。
5、维生素C和虾不能同食?
因为虾里头的砷和维生素C反应,会变成剧毒砒霜。但科学计算发现:一个人至少得一次性吃斤虾才会达到致死量,这要死了也是活活撑死的。
6、菠菜和豆腐同食会得肾结石?
有人说菠菜里的草酸和豆腐中的钙反应会形成碳酸钙,影响钙的吸收。但这需要很大剂量,而且只要把菠菜焯水到分钟,就能去除90%以上的草酸。另外,菠菜富含维生素K能促进钙的吸收,焯水后更适合和豆腐一块儿吃。
7、这些都不能同食?
榴莲牛奶、西瓜桃子、火腿酸奶等被传不能一起吃,是因为食用方式不当、超量、过敏或者肠应激综合征等疾病造成的食物相克假象。
央视3·5实力辟谣,
这次小编终于可以
理直气壮的发给爸妈了!
0
季节谣言
除了“xxx不能这样吃”,还有一种谣言随着季节在朋友圈风靡…
这些谣言也被一一破除!
真假包菜:假的包菜用聚氨酯制作,仿真包菜主要用于道具,成本比真包菜高很多。还有像塑料紫菜这种谣言,制作成本超过了食物本身,根本不会有人去造这种得不偿失的假,这些谣言是没有立脚之地的。
西瓜打针:西瓜打针时,瓜瓤压力很大,想打进水很难,另外针眼会导致真菌侵入得不偿失。
葡萄上的白霜是农药:经过化验显示,葡萄上的白霜是天然产生的醇类、蜡质成份,都是无毒无害可食用的天然物质。真正的农药残留是微量物质,很少能肉眼看见。其余的冬瓜、李子和蓝莓等很多果蔬表面的白霜,也是同样的物质。
当然,除了针对种种谣言,
对消费者进行预警提示。
央视3?5也曝光了种种问题
快来看看哪些被点名了吧!
▼
大众途锐发动机进水4S店的回应令人震惊
“发动机自动熄火,再也打不着了…”“方向盘也打不动,刹车也刹不住,那真的是听天由命…”
近年来,一些“大众途锐”车主向4S店反映,发动机突然失灵。4S店维修人员经过检查,发现车辆熄火的原因,与发动机进水有关。
有车主回忆,出事前一天她的车只是在外面淋了一夜雨,难道和这有关系吗?为了找到原因,车主决定做一个试验,她把水从车前部浇下去,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水沿着引擎盖和右前大灯的缝隙流进了发动机的进气口。
这一次,4S店不再强调发动机损坏是黄女士涉水导致,但出现这样的问题只是小概率事件。
福建福州盈众润达4S店店长:“总是有一定的小概率事件的,上帝造人都会有瑕疵,何况是车呢?”
途锐出现发动机进水故障,真的属于小概率事件吗?
车主们认为,途锐汽车进气口位置的设计是导致发动机进水的重要原因。面对该问题,大众给出解决方案:拆下进气管道的不必要的排水阀以强化排水功能。然而面对这样的解决方案,车主们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心,这同时会降低途锐车的涉水深度。“我们不敢越野了,我们也不敢涉水了,等于我们买这个车的意义不存在了。”
“3·5”晚会报道了关于大众进口汽车途锐的车辆问题,节目播出个小时后,大众汽车在
大众进口汽车,作出声明。大众汽车表示,他们高度重视并充分意识到在处理客户诉求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同时对因相关途锐车辆空气滤芯进水问题,给车主造成的不便及困扰再次表示诚挚的歉意。针对上述缺陷问题,大众汽车日前已向国家相关部门备案了召回计划,并将于4月30日正式开始实施,并将于今日起开设一对一处理“专属通道”。"核桃花生"饮料里没核桃:一罐"添加剂料汁"兑出瓶饮料“稳定剂,安赛蜜,阿斯巴甜,山梨酸钾,甜蜜素…”各种添加剂+两吨纯净水+核桃香精=市场上热销的这款“核桃花生”。这款产品既没有添加核桃,也没有添加花生,核桃的味道靠的是核桃香精,一罐料汁能生产出瓶“核桃花生”。
除了在产品类型上跟风模仿,有的公司在外包装上也是煞费苦心。产品都和某品牌核桃乳非常相似,“六个纯核桃”只多了一个字;“六仐核桃”、还有“六禾核桃”,只是一笔一划的差别。外观设计,包装色调,构图,代言人形象也是他们模仿的主要内容,让人难以分辨。
一些从业者告诉记者,这些跟风模仿的产品,主要是销往一些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经成立了专案调查组,协同当地的食药监和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对曝光的三家食品企业进行现场调查,责令其停产整顿,相关部门还将进行后续调查。
目前,淘宝、京东、苏宁等电商网站已经下架了“承德杏仁露”等山寨饮品。
抽奖猫腻:商家骗顾客后会做标记提醒同行买珠宝,还能抽奖获得上千元的礼品?在各地的商业步行街、旅游景点、乃至商场超市,这一幕频频上演。然而消费者却不知,背后隐藏了一个个抽奖骗局!
在成都市春熙路的一家珠宝工艺礼品店,记者选购了一件纪念品,并获赠4张奖券。没想到竟刮出一等奖,销售人员兴奋地告诉记者,可以免费拿走一到三件珠宝。
然而,当记者挑选了一件标价元的金和田玉挂件后,销售人员却突然改口,要记者承担8%的鉴定费。
在缴纳元后,销售人员又热情地让记者戴上象征好运的红绳。
真的这么幸运吗?一位特产店的老销售道出了玄机:其实,店里每天都会处心积虑地“安排”几十个顾客抽到一等奖。为骗取顾客的信任,销售人员的临场表演十分到位。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抽奖柜台标价几千到上万元的玉石饰品,在珠宝城的批发价竟只有几十元到一百多元。
而那根象征好运的红绳,也是销售人员用来标记被骗顾客的暗号,告诉同行别再下手,避免穿帮!销售人员:“在这些被骗顾客的身上,一天就能挣3万元。”
埋在地下的秘密:“黑心”水管用“再生料”
记者发现,市场上有一种水管,比“国家标准版”的产品价格便宜三分之一,是因为生产程中加入了便宜的再生料。有业内人士表示,好多再生料是用洋垃圾做的。这样的管材长埋地下,很容易出现渗漏、破裂、爆管等现象,将直接影响公共安全。其实,一些从业者心里非常清楚,加入了再生料的水管无法达到要求,但依然通过隐蔽的作假手段,让问题产品流向市场。
道路施工“偷工减料”路面标线存在“交通隐患”
江西省宜春市的30国道、成都市新都大道、山西省大同市的魏都大道、山西省太原市南中环路…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城市主干道、国道甚至高速公路,都存在反光效果不明显的标线。由此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一些司机们感受颇深。
为何道路上标线不清楚?记者了解到反光玻璃微珠含量多少,决定了涂料成本的高低。交通部《路面标线涂料》的标准规定,热熔型反光标线涂料当中必须混入8%-5%的玻璃珠。有的施工方为了节约成本,他们反光标线内混玻璃珠的含量不超过0%。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道路反光标线从原料生产到施工划线的整个过程,偷工减料,反光效果严重达不到国家标准的情况,在业内早已不是个别现象。
交通部已对相关涉事企业进行查处,并开展为期一年的公路交通标线质量控制专项工作,对偷工减料的单位纳入信用黑名单。
重要提醒:
电动车充电最好不要在夜间!
近年来,国内由于电动自行车引发了多起火灾事故,这其中80%的火灾都是电动自行车充电时引发的事故。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电池过载充电,容易发生爆炸,引燃电动车的塑料部件,释放出大量有毒烟气,导致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家里有电动车的请注意:
①不要图便宜买改装电池,因为这些电池是用已经超过使用年限的电芯重新组装的;
②不要夜间充电,因为夜间充电极易电量过载,引发火灾;
③要按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充电,充电器和电池的电压要匹配;
④不要把电池放在家里充电。
别让孩子穿洞洞鞋乘电梯!
洞洞鞋材质柔软,易变形,小朋友活泼好动,当他们穿上洞洞鞋乘坐扶梯时,危险也就悄然而至。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如果乘坐扶梯时脚下动来动去,一不留神就容易卷进去,发生事故。最容易夹脚的地方是在电梯的侧面,也就是梯级和裙板的缝隙,被卷入的风险很大。
所以,小朋友在乘坐手扶电梯时,要避免穿洞洞鞋。同时,家长需注意提醒孩子站在梯级的安全区域内,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来源: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贾晓宁、徐兢、李冲、马燕综合辽沈晚报(lswbwx)、中国新闻网(cns0)、中国新闻网官方微博、央视财经、腾讯财经
编辑:小零
荐读:汗!衡阳一镇上两天连发两起车祸致死两人
医院举行“医院医院”揭牌仪式
在水里倒了几滴这个,家里再没灰尘了!很多衡阳人还不知道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