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年的厦门薄饼方子,拿去,不谢
昨天切薄饼,今天再把年和年整理的两篇有关厦门薄饼的公号链接一起发上来。然后再增补一点这次的。每次做都有不同心得。点击以下蓝色字,就可以看到之前的。
年的:那些小心翼翼的仪式感——厦门薄饼方子增补
年的:慢卷春滋味
前天有个女朋友从南安老家带来满满两大包蔬菜给我。其中有一个扁包菜。对厦门人来说,拥有一个扁包菜就意味着可以切薄饼。现在,这个扁包菜撩起我做薄饼的决心。切厦门薄饼是需要下决心的——备料如下:荷兰豆胡萝卜高丽菜芹菜大蒜冬(或春)笋豆干芫荽三层肉虾仁或珠蚝厦门甜辣酱贡糖海苔酥饼皮厦门薄饼需要备料14样。同安薄饼据说是20多样。因为厦门薄饼菜都要切得很细,所以做起来是个不小的工程。有点闲工夫、身体精神状态好好的、有行动力时才敢想。昨天傍晚下楼备料发现,小路边上的小店都开了,车来车往,人来人往,除了都是口罩人,颇有昨日重现之感。这种样子,给人一种错觉,疫情是不是接近尾声了?菜市场的摊子也多了。卖菜阿姨说“现在切薄饼刚好,冬笋有降价,两个只要一个的钱”。但,所有海鲜摊狗虾的均没有,“因为没下海”。瘦精瘦精的摊主说,买什么狗虾嘛,要吃就吃斑节虾,我说包薄饼,他说包薄饼就用斑节虾才好吃。我是不信。家里还有斑节虾,既然如此,要不真来一个奢华版薄饼?经不住瘦精瘦精的摊主吆喝又吆喝,就又买了点。看到有石头蚝(珠蚝),也买了点。晚饭前将所有的菜择净、洗过、泡下。晚饭后,开始切。切一会儿,8点到。擦干手,围着围裙到电脑前坐下来,和“非常时期的寻常”摄影群的大家们说说话。过去的20天,每晚就是这样的节奏,这个时候都和大家聊一聊当天的拍摄。通知大家明天是摄影群的最后一天。打下想对大家说的话。一个小时后,又回到灶台前。切切炒炒,到夜里11点20结束。切薄饼的时候想,既然大家那么不舍,那么,明天每个人都拍摄和分享一道拿手菜吧,来一个云聚餐,作为分别宴?早上我7点半布置完拍摄主题出门买菜。群里一会就炸开锅。这个春天,美食是绝对主角,拍照什么的都是浮云。摄影群秒变美食群。民以食为天啊。已歪楼,照片也没能好好拍了。一早去百家村菜市场买的薄饼皮。据说是厦门薄饼皮之最。清晨8点不到,先是开车5分钟,停在女朋友家楼下,戴着口罩相见,按捺住“好久不见来拥抱一下”的心情,一起步行15分钟到百家村。买完再骑车回去开车。梁实秋有文写过:馋字从食,本义是狡兔,善于奔走,人为了口腹之欲,不惜多方奔走以膏馋吻,所谓“为了一张嘴,跑断两条腿”。真正的馋人,为了吃,决不懒……果然是。踏进热热闹闹的菜市场还是很开心的,一副活色生香的样子。女朋友带我买这家的豆芽,它家发豆芽的水是这口井里的水。据说口感和别人家的不一样。每包豆芽还很贴心配了几根韭菜。厦门人就是豆芽炒韭菜。9点回到家,一堂90分钟的瑜伽课后,我坐下来喝茶——人生中第一次那么悠哉地等着吃自己做的薄饼。昨晚料都煮好,早上剩下的就是“继续焢”。不到12点,就开吃了。不过,很遗憾地说,尽管这次我已经很用心,也前所未有享受切薄饼菜的过程。但做出来的并没有想象的好吃,按某米郎说“不够鲜”。发现狗虾也许可能真的是厦门薄饼的灵魂。没有狗虾的厦门薄饼是不完美的。可能厦门薄饼那股特有的鲜味也许可能来自狗虾吧。包菜是一定要扁的,但即使拥有一百个扁包菜,没有狗虾也不要轻易切薄饼。还有,厦门薄饼菜一定要切得细一点、再细一点。厦门话称细为“幼”。哈哈,厦门话“幼”不就是“嫩”么。我在切菜的时候,真会老想着阿嬷如果眼睛看得到,看到我切的菜肯定会说“没够幼没够幼”。厦门人之所以称做薄饼为“切薄饼”,可见切之重要啊。结论:1)还是得严格按照阿嬷的薄饼方子,毕竟那是用过上百年的方子,百炼千锤啊。2)瘦精痩精的卖虾人是个大忽悠。接下来,会陆续把21天来大家用冥想拍摄法在家拍摄的照片发在这,做线上摄影展。老三14岁女孩的妈妈家庭摄影师长颈鹿书房视觉顾问营会策划也开设单反摄影课单反摄影初级班可咨询报名,疫情过后开班新增单反摄影提高班(暂时满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