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实验系列之五紫包菜花样变色
其实,紫包菜在化学实验中也有奇妙的用处,今天,我们就跟着珠海九中的古彩燕老师和她的小伙伴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
实验原理:
紫甘蓝又称红甘蓝、紫洋白菜或紫茴子白,俗称紫包菜,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种中的一个变种,结球甘蓝中的一个类型。由于外叶和叶球呈紫红色,故称为紫甘蓝,也叫紫圆白菜。叶片紫红、叶面有蜡粉、叶球近圆形。营养丰富,尤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U和较多的维生素E和B族。
紫甘蓝的神奇作用不止体现在其营养价值上,还体现在紫甘蓝可以辨别厨房物质的酸碱性。原来啊,紫甘蓝中富含花青素,花青素在酸性环境中颜色偏红,在碱性环境中偏绿,所以紫甘蓝汁可以作为一种酸碱指示剂。
厨房试剂
白醋
蒸馏水
食盐溶液
纯碱溶液
肥皂水
颜色变化
红色
蓝紫色
蓝紫色
蓝色
绿色
pH
6.5
6.5-7.4
7.5-8.5
8.5-12
12.5
颜色变化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实验用品:
紫甘蓝、纯碱(或小苏打)、白醋、蒸馏水、剪刀、一次性透明杯子(四个)、筷子、标签纸
实验步骤:
1、将紫甘蓝的叶片剪成菜丁(越小越好),放入杯中;
2、倒入烧开的蒸馏水;
3、用筷子搅拌均匀;
4、用筷子将紫甘蓝汁滤出,分别倒入贴好标签的三个杯子中;
5、向其中一个杯子倒入苏打,一个杯子中倒入白醋,第三个杯子不加任何东西(用作对比)。
实验现象:
加入试剂
苏打
蒸馏水
白醋
颜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一个简单的实验,实验过程中也蕴含了很多的知识和细节的要求,下面我们来听听实验的同学怎么说。
反思与总结:
(小朱同学)
紫包菜汁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绿,而在中性的情况下,溶液呈紫色。因此,我认为紫包菜汁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除了实验用到的苏打和白醋,紫包菜汁还可以检测家中很多物质的酸碱性,例如:食盐、自来水、雪碧等。但不能测试有颜色或者溶于水有颜色的物质的酸碱性,例如酱油,因为这些物质本身有颜色,会干扰对颜色变化的判断。
(小杰同学)
实验用的是开水去浸泡汁液,因为烧开的水会加速紫甘蓝汁的浸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用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代替水来浸出花汁,因为许多植物色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在倾倒紫甘蓝汁时很容易把紫甘蓝碎片也一同倒入杯子中,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可以用纱布放在杯子上方,起到隔离紫甘蓝碎片的作用。
根据紫包菜汁在碱性溶液、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能显示不同的颜色,紫包菜汁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得出凡是能在碱性溶液、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的物质就可以做指示剂,反之,在碱性溶液、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显示相同的颜色的物质就不能做指示剂。有许多植物色素在不同pH值的溶液里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例如玫瑰花、洋桔梗、百合花等的浸出液均可以作为酸解指示剂,而万寿菊的浸出液在碱性溶液、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均为黄色,不能作为酸碱指示剂。
(小王同学)
根据紫包菜汁遇碱性溶液变绿(变黄),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中性溶液无明显变化(仍为紫色),可以判定紫甘蓝汁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向紫包菜汁中加入苏打时,发现溶液先变为绿色,一段时间后又变为黄色。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紫甘蓝汁颜色变化与溶液pH有关,pH在8.5~12之间时,溶液为绿色,而当溶液pH12.5时,紫甘蓝汁会变为黄色。实验时,一开始加入的苏打可能并未完全溶解,一段时间后,所加的苏打完全溶解,溶液碱性增强,溶液由绿色变成了黄色。
如此有趣的实验又蕴含化学知识的小实验,你也可以自己在家尝试完成,感受紫包菜的花样变色!
/编写:珠海市第十中学黄东娜老师
/资料提供:珠海市第九中学古彩燕老师
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