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学middot散文midd
医治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pf/bdfyy/bdfzj/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一座微缩的世外桃源
原创/王红玉
今年,19年一遇的中秋国庆“喜相逢”。双节那天,看望妈妈之后回到了婆婆家。一进大门,眼前的景象让人痴迷留恋。通往正屋的笔直的砖路面宽三米开外,左右两边是呈对称形状的用砖砌成的弧形花砖墙,约两尺左右高,用于隔开院子与那一小片可爱的零散地。边边角角加起来也就一分地的样子,算是院子里的小菜园。秋意正浓,蔬果飘香。紧贴着院路左右两边低矮的花砖墙、一人多高的竹竿上豆角的枝蔓叶子还正浓绿着,紫色的豆角自然垂吊着,个头不一,豆角里面的豆子饱满程度也不一样。老一点的豆子鼓鼓的,呼之欲出的感觉,可以蒸豆角麦饭。不老不嫩的做菜正合适,淖水凉拌,加姜末蒜泥等等,美味可口。长得秀气瘦高个的,还是生长阶段,摘了可惜,过些时日再采摘便好。放眼看去,宅院路的两边沿着花砖墙的自然弧度延伸过去的是豆角和佛手瓜,佛手瓜也和豆角一样,搭着同样的架子。佛手瓜基本都已成熟。瞧!佛手瓜淡淡的翠绿,绿得实在可人,有三几个还害羞地躲在绿绿的叶子后面,半遮半掩的,如娇羞还未长开的小姑娘。也有大大方方的,直接裸露在显眼处,故意让你看到她成熟的美。视线穿过左边小菜地豆角的缝隙,我看到了一个八九成红、拳头大小的西红柿,颜色说粉不粉,说红不红,那漂亮的颜色我感觉已经久违了好多年了,我急切地走进左边的小菜园,还有三四个成熟了的西红柿,大小不一,我欢喜得一并摘了下来,立马就有想吃的欲望。再一抬眼,一行高高低低、粗细都有的大葱现于眼前,那葱白,那深浅不均的墨绿葱叶,想想大葱蘸芝麻酱,不禁咽了咽口水。哇!我最喜欢吃的生菜在不远处向我招手呢,我迫不及待地走过去,绿盈盈的叶子,嫩得能掐出水来,真想摘一片塞进嘴里。还有茄子,青辣椒,同样的喜人。满眼各色的绿及多色蔬菜,眼睛都不舍得移开。随即,我又来到了右边的小菜园,这边有一小行青菜、一小行香菜、一小行红萝卜、还有两个卷心包菜,几个切莲,紧挨紫色的豆角处醒目地吊了四五个一尺多长的绿色长豆角,旁边还垂吊着两三个水杯粗细、长长的、颜色已慢慢变黄的老丝瓜,看来是有意让长老,剥了皮后刷洗锅碗用,环保、安全、健康。这块小菜园里还有一颗杏树,一颗苹果树。杏子几个月前已成熟,现在杏叶欲黄未黄。苹果正是成熟的时节,红红的苹果挂于枝上,大个的已经压弯了枝头,远远都能闻到苹果淡淡的香气。左右两个小菜园里挨界墙的部位各有一颗核桃树,高大,挺拔,枝叶繁茂。我深深地反复呼气、吸气,想把体内的浊气尽力排出。眼前的婆婆家简直就是一个微缩版的世外桃源。忘了告诉小伙伴们,婆婆家的后院里还有一颗香椿树,两颗花椒树,一颗桑椹,春夏时期还有草莓呢!我深深迷恋上了这里。蔬菜成熟的季节,婆婆做饭蔬菜都是现摘现吃,新鲜程度无需赘述。香椿、核桃、花椒、杏子、桑椹、草莓成熟的时候,自然吃到的也是最时令,最新鲜的。和婆婆做饭的时候,我说起了院子里蔬菜的这好那好,婆婆说几年来院子里的小菜园除了施过一点农家肥,上过沼液,还上过一点点油渣外,没打过一滴农药,乱七八糟的催熟剂之类的更是没沾染过。正做饭备用的茄子,虽然品相不是特别好,此刻的它就因为没有农药而变得很是受宠。我正在切西红柿,汁液四散,我闻到了它不一样的味道,拿起小半块就吃。对!就是这个味,酸酸甜甜的,吃到口里饱满圆润的,汁液慢慢流淌的,不软塌,但又没有硬的感觉,刺激得味蕾兴奋了起来,这是西红柿吗?久违了的感觉。此刻,我思绪飘飞,好似回到了遥远的童年时代。那时,虽然物质贫乏,但我们享受的却是湛蓝湛蓝的天空,白的有点不像话的白云,呼吸着没有污染的清甜空气,喝着天然安全的干净井水。那时的我们,满巷道里到处疯跑,你追我赶的,快活得和百灵鸟一样。社会治安好,没有车辆(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大人们不用担心我们的人身安全。那时的我们,野外拔“剑剑毛”、找“羊奶奶果”(和无花果差不多)吃;挖“甜甜筋”啃;沿高高、上低低摘红红的酸枣,把个小口袋鼓得满满当当;遇到野生的、红得可爱的小枸杞子现摘现吃;还有一种成熟了是黑紫红色、和枸杞子差不多大,但比枸杞子略微圆一点的野果子,我已经叫不上它的名字了,只记得甜甜的很是好吃。如今,虽叫不上名字了,但它却永久留在了我的记忆和味蕾里。别了,那些野味和美味!那时,只要不碰到有毒的野果子,我们野外随便吃都是安全的。胆子大点的、嘴馋点的小伙伴,啥都尝试着吃,他们品尝了那个时代几乎所有能吃的野生美味。那时,我们生长在没有污染的大环境,蔬菜水果之类的安全性更是毋庸置疑。那时,我们吃到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纯天然、无污染的色食品。多么渴望再能吃到各种那样的美味!如今,经济大力发展固然没错,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眼里只有钱、似乎只向钱看的人们也越来越多。曾经看到过这样的话,大意是:我们中国已经进入了互害模式,种西瓜的不吃西瓜,种黄瓜的不吃黄瓜,种西红柿的买别家的豆腐吃,卖面条的吃的是别家的羊肉泡,卖猪肉的买牛肉吃……总之一句话,自己种的东西(指的种植面积大),自己卖的东西自己家人尽量不吃。这是多么令人惊悚的事情!现在,物质条件是比之前好了很多,蔬菜水果的品种也琳琅满目,但我却格外羡慕婆婆院子里自己种的没有一滴农药的水果蔬菜,更向往小时候那纯天然、无污染的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未来的日子,我们能拥有这些吗?年11月19日往期回顾:我和汉服有个约会
一把花椒
暮秋(外两章)
小侄子趣事
清爽可口的丝瓜汤
夜
考试
伟大的父亲
小玉玉与巧克力妈妈
久旱逢甘霖
妈妈的葱花饼
美味蒸菜
那些年,那些删不掉的记忆
马齿菜馍,爱的味道
我的时尚婆婆
父亲,可好?
妈,生日快乐!
忆西湖
这一片热土
红薯面削削
家有小外甥
清明,抹不去的思念
三月的味道
作者简介
王红玉,水利工作者。喜欢旅游,爱好美食,热爱运动。阅读丰盈了灵魂,给自己带来了快乐,因而闲暇时也写写小文充实自己的生活!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高华丽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
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