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作家文坛第期谭新阳散文我家
[江西作家文坛]系列丛书第2卷《月光地》已在预选中。入选作品:以文坛微刊所发文章择优选录。
江西作家文坛首部大型文学系列丛书《杏花楼》已出版
我家的晒场
文‖谭新阳
晒场在老家老屋东侧,原是种菜的园子,路边是荆棘葳蕤的篱笆,中有简易的竹门,里边是小山冈,长着桃树、榆树、栀子树与篁竹,还有棵高大的皂角树,这些树给了我童年诸多乐趣;菜园是位静默的母亲,芋、薤、蒜、葱、菠菜、芹菜、萝卜、芥菜、包菜都是她的子女,夏天一来,丝瓜藤苦瓜藤毛薯藤刀豆藤便争着蹿上了树上,成了树的一部分,黄色、白色与紫色的花便挂满了一树,宛如一幅流光溢彩的画。
若不是承包责任制,菜园也许至今还是菜园,青椒与茄子也还在园子里称兄道弟。那一年母亲承包地里的稻子长得特别好,村民们都夸赞母亲,投出羡慕的眼光,稻子越好,母亲却越显愁闷,收割的稻哪里晾晒呢?那时,父亲还在一个名叫九岭钨矿的地方挖钨砂,母亲望着那些谦卑的稻,决定把菜园整成晒场,便领着我和弟妹,砍挖夷填,晒场的雏形有了,最后晒场涂刷了一遍又一遍的牛粪,涂成了青灰色的幕布。
母亲用箩筐一担一担把稻田的金黄挑到了晒场,稻子刚倒在晒场上,鸡们便涌了上来,它们不是贪吃稻谷,而是来啄食谷物中的各类飞虫,啄食完了便大摇大摆地走开了。多数情况下,母亲让我守晒场,守晒场先要用竹耙把稻叶稻杆耙干净,还要用板耙不停翻晒,入库前还要用风车把秕谷石子泥块筛掉。一般情况下,稻谷被烈日晒过四五天就可入仓了。守晒场时要提防鸟来啄食,喜鹊、白头翁、斑鸠鸟好办,喊一声便会惊走,最让人生厌的是麻雀,你一走开,麻雀们便嚯地一声飞落在晒场上,一边啄吃,一边叽叽喳喳,任凭你怎样喊,却赖着不走,待你举起竹耙飞来,它们又哄地一声飞在了树上,或对着你笑,或屁股向着你,哪会把你放在眼里?要是天气好,晚上就把谷子堆成堆;有时,天气也捉弄人,空中浮出朵吊脚云,眼看要下雨了,母亲飞也似的回到晒场拼命来收那谷子,等谷子收好了,吊脚云又被一阵风吹散了,母亲虚惊一场,我也被折腾得暗暗叫苦,这便是苦与乐的插曲。
白天铺满稻子的晒场是一轴展开的油画,晚上收起稻子的晒场又是一本合上的经书。那时候,我便在书与画之中徜徉,徜徉在成熟的季节中与美的怀抱里。
晒完了稻谷,便晒豆子。黑豆、黄豆、青豆、蚕豆、白麻豆都曾在晒场上滚来滚去过,滚着滚着便在母亲的手上滚出了豆汁与豆豉,滚出了丰赡的日子与甜美的岁月;有时,晒场边角上还晒些红辣椒或芝麻杆之类,这给晒场添了花边似的,顿时多了生机。
豆子晒完了,便晒花生。母亲喜欢连同花生苗一起挑回家里,然后一家人坐在树阴下摘那花生,摘来的花生在溪中洗干净后便倒入晒场晾晒,不久,晒场上便漾着花生的香甜味儿,如果拿起花生摇一摇,发出清脆活泼的声音,花生便可入袋榨油了,那时兴土式榨油,榨出的油真的香透了。
晒完了花生,还要晒红薯,晒毛薯,晒芋头,这一切都是造化者精心编排的节目,节目精彩纷呈,上演井然有序。
母亲想休整一下,喘口气,可早上起来一看日历,已是白露节气了,这气节告诉她该上山采摘茶树籽了,茶树籽老家叫木子。不久,晒场上铺满了青红色的木子,木子也要翻晒,翻着翻着,厚厚的壳便裂开了,黑色的仁露了出来。木子榨出的油,叫木子油,也叫茶油,橙黄色,微苦,清肝明目,是天然的上等食油。
晒完了木子,晒梧桐子。老家门前和溪旁有十几棵梧桐树,年成好时,一棵树可摘五六担桐子,摘桐子是体力活,要用到长长的钩刀,低处的容易钩摘下来,高树上的却十分费劲,摘下后的桐子随意倒在晒场上晾晒,却总是晒裂不开,须椎打才会裂开,然后用锥子挑出它的仁,工序很是繁琐,桐子壳和木子壳是村民们冬天遍用的烤火料。
一年四季,晒场都会派上用场,晾晒各式东西,如南瓜酱、荸荠、芥菜,甚至从山上砍伐的柴草,到了收割水稻的季节晒场也是最忙碌最热闹的季节。有年中秋,明月升起来了,晒场上早已摆好了果品,有月饼、花生、豆子、甜柚、南瓜酱之类,我与堂兄堂弟六七人,泡着龙井,坐在一起,课风话雨,品茗赏月,别有情趣,这情景与李白春夜在桃花园宴从弟绝似,只是季节不同而已。唉,夜晚晒出了阴柔,白天晒出了阳刚,一阴一阳,交替运转,小晒场晒出了人生大道理。有时,邻居的晒场不够用,母亲便会主动把晒场借给他们,左邻右舍们也记得母亲的好,有什么好吃的从不会忘记母亲。
后来,树长得快,枝叶荫蔽了晒场大半,为了晾晒金黄的稻子,那棵皂角树最先被砍伐了,至今我还怀想着那棵给了我童年无限乐趣的树呢。再后来,家里稍富了,晒场也变了,牛粪换成了水泥,晒场四周还镶了砖块。
再后来,晒场被闲置,偶尔会停放停放摩托车与汽车。六七年前,堂兄和小弟修建新楼,晒场被车子碾来碾去,变得坑洼不平了,失去了晒场的样子。如今,晒场上堆着乱石砂砾,一片岑寂,可有谁知道它芬芳的岁月呢?
年10月19日于赣南
作者简介○○○○○
谭新阳,江西省南康中学教师,教学之余喜写点散文,有文字散见于《思维与智慧》《湖北招生考试杂志》《现代教育报》《语文周报》《读写天下》《教育周报》等。
江西作家文坛
总策划主编:王水秀,作家,影视剧作家,编审
执行主编:长虹,作家,影视剧作家,诗人
副主编:
金耀,作家,诗人
万千,作家,诗人,福建省作协会员
李春霞,作家,影视剧作家
版面设计:荣清
本期图文编辑:熊雪漪
文学艺术顾问:
余述平,中国作协会员,湖北电影家驻会副主席。
孙海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江西作协副主席。
郑允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江西作协副主席。
邓涛,中国作协会员,南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裴强健,高级记者,原江西电视台台长助理,书画家。
张光烈,江西影视剧作家。获五个一工程奖。
刘志显,中国影协,导演,影视剧获多项奖,飞天奖。
夏天雪,湖北作家,影视制作。
刘圣,中国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张瑞权,诗人书画家,江西书协会员。
胡保国,江西省作协会员,江西公安文联会员。
李进,广东省诗人。
文坛宗旨∥弘扬正能量,发掘好作品,择优采用。
〈1〉展示作家才华。
〈2〉培养作家的摇篮,扶持鼓励文学新人。
本刊栏目
〈1〉人物专访∥有成就的人物
〈2〉小说
〈3〉散文
〈4〉诗歌
〈杂文评论〉
投稿须知
〈1〉未在平台发过的原创作品,严禁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2〉文坛对稿件有修改和配图的权利。欢迎作者提供合式的图片。
〈3〉本期推出的作品,阅读量最少达到,否则下期不予推送。
〈4〉读者赞赏资金,七日后结算。百分之六十为作者稿酬,百分之四十为平台经费。赞赏金额不足10元不结算。
〈5〉投稿加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