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绿映知早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2月27日上午,我随小王庄镇分管农业的镇人大副主席刘书元和协助书元同志分管农业的镇组织委员焕明同志一起到该镇李官庄大棚农业设施,前去核实疫情期间的绿菜种植和生长情况,为的是要把防疫期间的菜篮子问题解决好。早春的二月,乍暖还寒,当汽车行至大棚设施基地时,不远处正赶上一位前来拉菜的年轻人,我们走到近前,看到一大袋一大袋的当地人称为甘蓝的包菜已经称好放到了车上。书元同志下车后了解了菜的价格,大致是3块多一斤,来拉菜的是津南区的一位小伙子,他说我在这里包了几个大棚,现在正是这种菜上市的时候,所以就赶紧来拉了。在小伙子的带领下,我们一起走进里面看了一下,映入眼帘的包菜,有如碧透晶莹的绿宝石成片的镶嵌在地上。这样的大棚菜多吗?书元同志边看边问。还行,价钱也可以。年轻人回答着。从大棚出来,我们一行人又来到了徐大哥一家的大棚里,他家的包菜长势喜人,大片大片的绿色不觉让人感到一种春天的信息,老徐如数家珍般的像我们介绍起他的经营之道,这种菜不用老浇水,从种到收也不过上三次水,因为大棚里保湿度好。这时前来服务的农业服务中心的王冬主任一边指导一边量着大棚的面积,说是对这种在疫情期间生长周期短,上市快的绿菜上级还有一定补贴,所以量量多少地,将来作为依据,徐大哥夫妻俩听了高兴地说,政府想的真是周到,这样我们就更有信心了。徐大哥高兴地说,这种绿色菜我们一共还有7大棚,每个大棚预计产量四五千斤,保证绿色无公害。正说着,开始碰见的年轻人跑过来说,我还有37个大棚的香葱呢,大概得有二十七八吨。还种了上市快的油麦菜,镇里的同志仔细的听着,不时与其他年轻人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地调动菜农的积极性问题。镇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的同志们也细心的把大棚的长度宽度用尺子量着。与镇财政部门负责人润凯同志一起核实着实地种菜的情况。在种有草莓的大棚,几位老大姐正在采摘着成熟的红色草莓,经营大棚的徐桂燕摘一颗草莓对我们说,这草莓汁多肉多,润津可口,特别好吃,每年上市时节都不供不应求。棚外春寒料峭,棚内绿茵生机,可谓冰雪棚中寻春影,时令桃李未见青。忽然一夜清香发,甘蓝绿映万里春,在这布谷崔春的季节,人们一边防疫,一边劳动,正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扫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