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辟谣食物相克论,这些常识不
昨天是3月15日,即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每年的这个时候,央视晚会总会曝光一批不法企业,维护消费者权益。
而今年的晚会有点意思,俨然成了健康辟谣大会。
下面,一起与笨笨君来看看晚会提到了哪些食品话题。
一、山寨饮品危害大
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或农村集市上,产品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现象严重,然而却有些不法商家售卖山寨食品,欺骗百姓的血汗钱。
据晚会曝光,山东省枣庄市多家企业大量山寨核桃露、核桃花生饮料、杏仁露、旺仔牛奶等市面上流行的饮品,有的连包装设计也一并模仿,部分山寨食品甚至成为春节期间的主打产品。
同时,山寨食品的生产环境令人震惊:杂物四处堆放,消毒池和罐装车间里的空气净化器设备成为摆设,而常规操作中的密封环境仅用于应付检查。
在现场的执法人员发现原料库中堆满了各种添加剂,所谓的核桃露并没有核桃成分,蛋白质含量也为零,且都是用香精、安赛蜜、阿斯巴甲、甜蜜素等搅拌而成。
一位工作人员透露:1吨核桃7万多元,而12吨花生只需1.2万元成本,核桃露有核桃味道是因为有核桃香精,一罐料汁能生产出瓶“核桃花生”。
在卫生条件如此差的环境下生产出的核桃露、杏仁露等,存在很大的微生物风险,容易导致人出现腹泻的情况,并且长期食用添加剂超标、污染物超标的饮料,可能会对人体器官造成损伤,甚至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目前,虽然这些不法企业已被查封,但市场上诸如此类的企业依然存在,妈妈在给孩子购买这些饮品时,记得多细心查看外包装,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二、食物相克辟谣
作为一个照顾宝宝衣食住行的妈妈,你是否相信“食物相克论”?
央视晚会曝光,食物相克论是不靠谱的!
譬如,“西红柿和螃蟹一起吃,在肚子里会产生砒霜”是谣言。
因为无机砷本来就存在螃蟹里,加入西红柿中并不会增加,而且无机砷的含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所以根本不存在“产生砒霜”一说。
其实,食物相克的说法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国内生物化学家郑集已经通过动物实验以及自己践行过,驳斥“食物相克”谬论。
假如个人食用后出现问题,一可能是因为食物不卫生,二可能是因为食用者对某种成分过敏,三可能是因为食用者肠道消化功能不好。
总之,妈妈根本无须在意食物相克的说法,但需注意的是,吃某种或几种食物时要把握食用的量。
目前,京东、淘宝、当当、亚马逊等电商平台已经下架了与食物相克有关的书籍了。
三、食品“季节谣”破除
塑料蔬菜?
注水西瓜?
葡萄白霜是农药?
蔬菜水果掉色是加了色素?
食物能燃烧就是假的?
NO!都是一派胡言。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在现场辟谣:
1、假的包菜用聚氨酯制作,仿真包菜主要用于道具,其成本比真包菜高得多;
2、西瓜打针时,瓜瓤压力很大,想打进水很难,且针眼会导致真菌侵入得不偿失;
3、蔬菜水果“掉色”是因为很多天然色素是水溶性的,并不是因为加了色素;
4、食物能燃烧是正常现象,因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都是可以燃烧的;
5、在实验室里测试葡萄表层白霜,结果显示葡萄上的白霜并不是农药,而是无毒无害的天然蜡质成分。
所以,妈妈不用对市面上的蔬菜水果过于敏感,只是在购买时注意其新鲜度就好。
四、关于鸡蛋的误区
在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后,妈妈都会有给宝宝制作美味的蛋黄泥,但是,有时会担心吃蛋黄会提高胆固醇?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沈群在现场实力辟谣,人体中的胆固醇大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食物来源的胆固醇吸收是会受到自身调控,摄入过多的情况下并不能完全吸收。
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物质,特别是婴幼儿,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合成激素也需要胆固醇。蛋黄很多营养成分,比如优质蛋白质、卵磷脂、脂溶性维生素等等,营养价值非常。
因此吃鸡蛋还是要不要丢弃蛋黄,在膳食指南中都是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
在这里,笨笨君还要问妈妈一个问题:你在购买鸡蛋时是否是优先选择柴鸡蛋(土鸡蛋)?觉得它的营养价值比普通鸡蛋高?
如果是的话,就错了。
蛋壳颜色取决于母鸡种类,由于饲养环境不同,两者营养成分确实会存在区别,但是由于人体营养成分吸收的原因,所以基本无差。
妈妈不用特别在意选购哪一种鸡蛋。
完
精彩阅读
别小瞧这些大便,它直接反映了你家宝宝的健康状况
1岁宝宝吃了这东西,居然把肠子给堵了
宝宝喝奶粉上火?也许是因为你常这样做
别只顾着补钙补蛋白,给宝宝补充维生素一样很重要!
笨笨王国纸尿裤,留意宝宝多一刻,宝爸宝妈烦恼少一分,给宝宝亲肤般的触感。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纸尿裤常识在等你。
笨笨君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