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些洋话只有90年以前出生的
还记得小时候走街串巷的洋铁匠、锡匠、磨刀匠儿们的吆喝声嘛?
“磨剪子来,抢菜刀;修洋铁壶来,焊洋筲……”
哈哈,是不是瞬间被80后的小编带回到了那个穿着微喇牛仔裤,听着小虎队,跳着霹雳舞的年代?
不过,这样洋气的词语可不是走街串巷手艺匠人们专业行话,土生土长的邳州人都听过这样洋气十足的新潮词汇。不仅如此,很多洋称呼还顺口叫了很多年,尤其是在乡下,你还有印象吗?
1洋车子自行车是清末及民国时期从国外传到中国来的,而清末及民国时期的中国人喜欢把外国人称为“洋人”。由此延伸,把从国外引进的物品均冠以“洋”字头。比如已经从大家口中快消失的洋烟(香烟)、洋糖(糖块)、洋布(机器生产的布,区别于传统的老棉布)等。
2洋钉因中国近代工业不发达,国民用的许多钉子都是外国人生产的,所以称呼钉子为洋钉,目前很多邳州人依然保留着这样的称呼。
3洋锨道理一样。铁锹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洋锨,目前这种称呼在邳州除了年长的人外,已经很少用到。
4洋火洋火是邳州人早年对火柴的称呼,后来洋火逐渐被打火机取代,火柴也从日常用品变成了工艺收藏品。
5洋烟现在农村不少上了年级的老爷爷们还延续着这种叫法。关于洋烟还有个顺口溜儿:“抽洋烟儿,放洋屁儿,打洋鼓,唱洋戏儿……”
6洋油那时煤油称为洋油,所以带有玻璃罩的煤油灯又称洋油灯,洋灯。
嘿嘿嘿,还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东东,它和邳州话中的手扶子是一对,猜猜看,你们管这个叫什么?
7洋胰子哈哈,洋胰子!有没有猜对的小伙伴?
邳州人习惯把肥皂称作胰子,因为最早是用猪胰脏做原料所以被称为胰子。
吃货们注意:以下是“洋气”的食材~
8洋柿子说到食材的洋称呼,首先想到的就是洋柿子。“洋柿子”可不是柿子,它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番茄和西红柿,至今在乡下还有很多人亲切地称呼它为洋柿子。
9洋姜洋姜又名洋羌,学名菊芋,外形就是缩水版的姜,现在虽然已经少有种植,但是它可以熬粥,多用来腌制咸菜,脆爽可口,小编的家中就经常吃,你们吃过吗?
10洋芋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学名马铃薯,有时我们也叫它土豆!
11洋白菜洋白菜现在成了我们口中的包菜,包菜在各地有很多的叫法,比如圆白菜、包心菜、茴子白、大头菜等。
12洋蒜小编把洋蒜留在食材的最后,因为它至今都没有甩掉洋称呼。邳州人习惯叫洋葱,很多地方都叫他洋蒜,如果你一层一层拨开它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
其实除了以上提及的这些东西外,在小编记忆里还有很多这样的洋称呼,比如洋盆洋碗洋娃娃,洋妞洋人很洋气,洋腔洋调出洋相,洋洋得意大洋蛋,洋枪洋炮西洋景儿……当然从这些渐行渐远的洋称呼里不难看出,我们生活环境的改变与进步!那些消逝的洋称呼,何尝不是与贫瘠、苦难告别最好的证物!
最后,来张混入的洋气,出洋相。小伙伴儿们还知道哪些洋气的词儿,记得在下面留言小编喔~~~
编辑:张甜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