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北,伪装成CBD的美食高地
图文|阿季思北是个怎样的存在呢?资深岛民们都有这样共同的回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思北公交场站便连接岛内外,进出岛必经。而如今,光经过思北路口站的公交线路就有25条之多,城市主动脉一般的存在,强有力地跳动着、运行着、循环着。思北之于厦门,如同中津之于大阪;明洞之于首尔;铜锣湾之于香港;万华之于台北。厦门第一豪宅、厦门第一高楼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稍有风吹草动,便是岛民话题流量之王,不断地挑拨各位看官敏感的神经。放眼其他城区——中山路、鼓浪屿、沙坡尾、曾厝垵、环岛路沿线……通通被游客占领了,思北,既是主生活区,又是商业街、金融街、学区,写字楼林立,顺便,还担起了中央厨房的重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资深岛民眼中的思北:“最早的老厦门和新厦门人的交汇交集处。”新岛民眼中的思北:“公交车,买菜。”老饕眼中的思北:“美食真正的灵魂在老城区。”路人甲眼中的思北:“我钟情于思北的街头小吃。”思北的上班族,抑郁是不可能抑郁的。思北其实也没啥好吃的,早餐工程无非也就是:地瓜粥、面线糊、鸭肉粥、咸粥、扁食、花生汤、花生奶、豆奶、麦奶、油条、炸枣、韭菜盒、豆包仔粿、鱼丸汤、烧肉粽……被美食唤醒的上班族,在思北十字路口匆匆地聚拢,又四面八方地散去,奔赴各自的山海。他们拥趸古早味,也乐于尝鲜,在吃的这一点上,思北表现出无比的包容与自信。加班至深夜,还有四物面线、酸笋面、虾面、红烧牛肉面犒劳一下耐操的自己。思北是滚烫而热烈的。哦,对了,大同浮屿鸭肉粥24小时营业,拿出自己的12分诚意去迎接每个随性想吃一碗热粥的食客。当思北之外的人们涌来,在夏天39.6℃热浪下,冬天6℃有推背感的寒风中,兢兢业业地排长队,等待新鲜出炉的特香包、芋泥奶冻卷,思北上班族无视地经过,倒不是身在思北就拥有特权,而是,思北上班族都拿捏好了,提前打电话过去,确认没人了,得空就溜过去买。就算别处的特香包跟思北的特香包有99%的相似,人们还是愿意为这1%疯狂着。??思北上班族大概率是选择综合症患者:“明天我要在阿西虾面和赖厝埕扁食之间做个了断。”身在思北幸福的苦恼就是,刚刚撸了铁,拗了普拉提,环湖十公里归来,走在思北的大路上,店家极具韵律感的叫卖声在荡漾,空气中食物的香氛分子能让你滋出酸液,关于减肥的flag都随晚风飘散:——烤生蚝不鲜吗?花生汤不甜吗?沙茶面不辣吗?酸笋面不香吗?四物面线不补吗?就算你逃过了烤生蚝、花生汤、沙茶面、酸笋面、四物面线,依然逃不过沦陷在鸭肉粥、扁食、肉粽、猪脚面线的命运交响曲中。所有的食物,加上思北二字都会变得格外好吃,思北两个字等于在地性、原生态、辨识度、代表性,都冠以“思北”了,这味道还能差么?美食,在这里生成了各种地标,只要你说你在思北特香包、思北花生汤、思北雅坡、思北冬粉鸭分分钟就被精准定位。思北路口是一个大大的十字路口,不管往哪个方向走,都能与美食撞个满怀,横扫思北的寻味之旅,你的胃准备好了吗??东南:台湾古早味丹香烘焙坊,万万没想到8:30就有一群人在排队,之前都是8点左右就赶到了,并没有亲见排队的盛况,总算是百闻不如一见了。每次买芋泥奶冻,老板都要啰嗦一句:“没有及时吃要冷藏。”芋泥奶冻深受女生的喜爱,切开就一抢而空,蓬蓬的蛋糕里面裹着厚重的芋泥和奶冻,奶冻是要冷藏的原因,芋泥本身就怎么吃都好吃,加上冰冰的奶冻,就叠加出奇妙的味道来,恰到好处的甜甜甜,吃的人都说尝到了爱情的滋味。思北花生汤,五块钱的纯花生汤,幸福不总是要很多很多钱才能换来,这是美食经常给我的体会。花生汤,甜丝丝,花生熬到入口即化的烂,搭配各种瞬间热量爆棚的油炸食品,油水管够是油炸食品最基本的诚意,这里的虾饼、韭菜盒、油条、炸枣、炸五香、炸海蛎饼……都是甜汤CP。思北花生汤跟佘阿姨要选一家的话,我选择朝思暮佘。两家同质化严重的花生汤门对门,似乎暗自较劲。早年还只是个移动摊位的时候,我就光顾过,一家花生汤,有这样的生命力,只能说以味服人的结果。佘阿姨晚上才营业,可能是早年攒下来的死忠粉都是夜猫子吧。阿西虾面其实是老思北了(原址在长寮巷4号),到了这代已经是第三代人做虾面,一碗匠心传承的虾面很有它自己的脾气。店老板阿西虔诚地呈上他的得意之作,暖色调的汤、白色的丸子、绿色的芫荽,色香味俱全是一碗虾面的基本修养。狗虾在厦门太难了,虾仁入馔,连虾壳也要被捣成渣渣,熬成虾高汤,正因为懂吃的厦门人如此珍惜食材,虾面的灵魂才得以升华。蔡家红烧牛肉,躲在一溜溜的酸笋面后面,混业经营模式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食客可以坐到隔壁酸笋面店里去,甚至卖酸笋面的端着面在牛肉面的人丛中喊:“谁的酸笋面?”碰撞出了混搭感。这家只开晚上的小傲娇,也是小摊升级而来。牛筋牛肉粉,淋上桌上调好的辣椒酱,冬日里来一碗,太暖胃了,热量从胃延伸到了每一根头发丝,吃得整个人直冒气。三真丸子,从小吃到大似乎是原住民极具说服力的一句文案。这家小店同样立体环绕着闽南话以及熟门熟路点餐的客人。按照个人喜好点了葱油拌面线、马鲛鱼羹,这是十一块钱饱腹感的小幸福,拌面线的顺滑爽口跟马鲛鱼的海洋气息一交织,是让人肝颤的体会。李菊英烧豆花在三真丸子的斜对面。豆浆烧豆花是什么神奇组合?均匀地混合了薏仁的粥感、花生的香、芋圆的糯……甜得不突出,但所有食材组合碰撞产生了裂变奇观。西北:在写字楼底下的泉州牛肉,照搬了泉州地区牛肉店的菜单,工作日往往是满座的,供应上班族们的一日三餐。二十年老店的泉州牛肉已经把同一排的好几家店熬垮了,它依然坚挺。牛肉羹,很多泉州人表示吃出了乡愁的味道。大同浮屿鸭肉粥像是思北的中央空调,稳定地温暖靠近它的人。热腾腾的鸭肉粥,Q糯弹牙,一丢丢的芹菜碎就把原本可能的油腻赶跑了。原本在八市路口的鸭肉粥,搬家后让人更愿意亲近,也不用边吃边吸粉尘了。遥想当年在八市路口,多少人冒着违章的风险,把车停在门口,提心吊胆地边吃边暗中观察,堪比大型偷吃现场。很多朋友来思北表面上找的是我,其实是馋这碗鸭肉粥。主要是24小时开张,随时可以找上门吃的那种踏实感,别的给不了!在思北,经常有吃出联合国的感觉。厦门第一家泰国菜餐厅——金象湾,舌尖上的泰国系列~泰式甜品的数量多到可以专程去下午茶,像芒果糯米、椰汁西米糕、椰汁千层糕、虾片简直深得我胃。不知道要吃什么的时候就去这里,这是一家不看菜单也能点菜的泰国餐厅,闭着眼睛点都不会出错。要说这家餐厅有什么菜是经典,每道菜都经典,冬阴功汤开胃,无骨凤爪里能吃出香茅、芫荽、辣椒、洋葱等各种食材腌渍进去的味道,沙嗲肉串唇齿留香……金象湾,从来不刻意想起,但从未忘记它给人们带来的舌尖上的欢愉。胜居酒屋,昏暗的灯光把人照得犹抱琵琶半遮面,颜值也提高了三五分。背景音乐营造了良好的聊天氛围。炸鸡、乌冬面、寿喜锅、天妇罗、烤三文鱼头,几乎是碳水+油炸,果然是年轻人才有的任性吃法。选择来这里聚会,几乎不会出错,这里有不出错的食物,不出错的环境。这里,容得下小圈子的娱乐。西南:许多人印象思北的第一站——思北特香包。这么多年了,特香包门店的变化,肉眼几乎看不见,对于我这样一下买9条的阔气主顾,店小妹习以为常。微波炉加热30秒后,清新的麦、奶香肆意地往鼻区黏膜钻,揪一块散发热气的松软面包下来,需要调动所有感官去吃,方不辜负了眼前这一片面包。特香包的绝唱,一唱就唱了三十余年。古早四物汤煮面线,不仔细留意,真的很容易从它的全世界路过,多少夜归人,就是冲着这一碗四物面线而来。这家也是下午才营业,早年也是跟城管打过游击玩过36计的人。汤底是黑成熟地的样子,加上各种内脏,很容易就让人想到家的味道,可以驱逐寒冷,也可以驱逐寂寞啊。重口味不全是夜宵统一的气质,夜宵也可以很养生。见多了城市光鲜的一面,去良山大排档的途中,见到的似乎是城市卸妆后的样子,疲态、沧桑、杂乱,每天晚上,老厦门在这里集结,此起彼伏的闽南话像是宣誓了主权,来这里,能看到老面孔,也许比吃什么都重要。我爱这里的红烧螃蟹,承载了红烧赋予的香浓滋味。几乎所有的荤类食材都可以和红烧技法搞暧昧。东北:习惯了人气小店高攀不起的面无表情,片区烧腊控们钟情的心记烧腊却坚持走群众路线,老板穿梭在店堂之间招呼客人,让我充分地感受到了23块蜜汁叉烧豪华套餐的消费升级,浇上卤汁,入口伴随着一股淡淡的花雕香气。吃是五星级的,服务是五星级的,价格是经济型的。能让我吃得快爬到桌子上去的是水头牛肉。牛肉炒面发源于漳州,美味无人能挡,做法清奇,不按常规出牌,食材看似简单,生菜、牛肉、面三样便化腐朽为神奇,一下嘴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沙茶酱与咸酸甜的味道冲撞在了一起,甜但不齁,人手一碗埋头苦吃着,滋溜滋溜声此起彼伏,没有人会拒绝牛肉炒面,哪怕对碳水再无感。一拳拉面是一家拒绝千篇一律、小到转身都难但很有温度的拉面店,细化到根据喜好调整面、葱、蒜的比例以及肉的肥瘦,满足不同口味人群定制拉面的需求,四种面可以翻出百种花样来,人均消费40元就能我的拉面我做煮了。你可以跟老板撒娇,不知道吃啥,老板看着煮吧。解救选择综合症患者,拉面自由就是这么任性。顺便说一下,老板斤的体型,难道不属于工伤吗?再简单的番茄牛肉面,也有自己的灵魂,巨港冰室又是一家把简单食材做出另一种美食组合的港风小店,混杂在一溜土味小店中间有点扎眼。番茄牛肉面酸甜浓烈,嫩牛与番茄齐飞,葱花共杂酱一色,吃到两眼放着光。被宋氏肥肠粉震惊到,是因为身边有个斤的狂人扬言可以吃到天长地久,emmm……有一次吃了早餐,忘了买单,想起来的时候人已经在几公里外的公交车上了,打电话过去,老板很诚恳地说没关系。中午赶回去付钱,他们一脸的理解与宽容消除了我的尴尬。肥肠爽脆、汤汁浓、油水足、味道重的宋氏肥肠粉,专治食欲不振。对于很多闽南人来说,临家,吃的是一种味觉上的思念:冷凝土笋汤漾出海洋的气息,炸醋肉的酥香漂浮在空气中,芋圆亮晶晶地窝在白瓷碗里,儿时同款的米汤喝它千遍也不厌倦……槟榔芋煲油亮香甜,肉汁酱的渗透下,松软的芋头跟浓香型酱汁在舌尖上缠绵,不多时便冰雪似的消融,馥郁的芋香久久不能散去……封存的美食记忆瞬间撕开了一个口子,每一道菜都能唤醒回忆,吃出闽南人的自豪感。烧肉粽,工作餐之光。一只有年份的烧肉粽,脱光了粽衣出现在眼前,内心泛起了一丝波澜,糯米的包裹之下,板栗、香菇、红烧肉、虾米若隐若现,用筷子一拨拉,热气窜将出来,拌着甜辣酱三两下就下了肚,脸上泛起了幸福的红光。人们一想到吃冰,就会想到斯利美的芒果冰,一层牛奶,一层炼乳,一层芒果酱,一圈芒果,一圈芋圆,酷暑里理想的物理降温冷饮。冰品深入人心,以至于冬日里有个斯利美的念想,忍不住打个寒噤。一到冬天斯利美就季节性地过气了,就连热饮也成了将就,就算一碗现煮的烧仙草,摆在你面前,你也会满脑子都是芒果冰!让人忍不住地想念着:夏天赶紧到吧!如果这些还不能满足你,那么你可以选择在思北的边缘(步行可抵的半径)疯狂地试探:思北酸笋面名声鹊起,雨后春笋般的思北正宗酸笋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据说最开始酸笋面的出现是为了抚慰酒精消毒过的胃,鑫丽砂锅风味小吃,一家深藏功与名的小店,店名与酸笋无关,去的却都是冲着酸笋面去的。酸笋这玩意儿,闻者垂头丧气,吃者扬眉吐气,不过,作为酸笋重度爱好者,儿时曾因酸笋吃多了铅中毒过的人没有在怕的。酸笋的味道异军突起,酸笋面,其实就是一碗被酸笋强行改变气质的清汤面。在厦门,特色排档是美食地标。之后很多餐厅就跟风用门牌号做店名,所以它的存在,更像是排档文化符号。位于斗西路的总店也是我探吃思北的对象。这是一家高配版大排档:海鲜饼,一张脆脆的炸面皮把海鲜兜了起来,伴随着咔叽咔叽的声音,脆,紧跟其后是鲜,放弃筷子吧!手抓更香;甜酱软丝,女人果然嘴上说抗拒甜,可身体都是诚实的呢;龙虾沙拉,不要被龙虾这样的主角吓到了,其实水果沙拉也拌得提鲜又抢戏,我居然放着龙虾一直吃水果是怎么回事?赖厝埕扁食,老板非常MAN地反其道而行——墙上挂着“没有厦门老字号的店”的牌子,似乎六十而耳顺的他正处于叛逆期。去的时候,老板正从汤锅里捞起一根大骨。吃了那么多家,第一次遇到老板独自一人三头六臂掌控局面的,又是厨师,又是服务员,又是收银员,关键这还是一家蔡澜、詹姆士都有过交集的店。他们家的拌面,根根滑溜,和酱料完美地一体化,虾仁扁食有别于传统扁食,更具海洋气质,背后却是野生虾+手工牙签挑虾线的繁琐付出。墙上写满了扁食嫂的前生今世,从小吃到大的街坊邻居在这里尽情地偶遇。而且往往只是一进门,双方就有了眼神交流的超能力。手上似乎有包不完扁食的老板是个美食界的处女座,从不随便假手于人,每一张刁钻的嘴巴在这里都能感受到一颗扁食传递的极致精神。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扁食嫂曾经鼓舞着人心,很多原住民甚至只有生病的时候,才有吃上一碗扁食的特殊待遇。老思西沙茶烤肉,店门口在修路,店内装潢堪称餐饮界困难户,但丝毫不影响流量。沙茶烤肉串,肉质的纤维感很强,先入为主的认为会有过度加工的味道,并没有,消除了我的偏见,蘸着沙茶酱吃,不重油盐,吃出了清淡感,肉串、烤吐司、萝卜酸、咸菜、生菜……不夸张,我可以吃出种排列组合方式。阿财生蚝,人均百元,就能实现海鲜自由。亲近海洋的方式,就是把生蚝、北极贝、带子、刀贝捧在自己的手心,送进唇齿之间,放进胃里,再矜持的人,在烤海鲜面前也会放下防备,嗦到连汁都不剩。曾是个昼伏夜出流动烤架的阿财生蚝,对食物的热爱都藏在炭火中,串在了烤串上,用真心来入味。陈佳甜品,上一次吃是十几年前,朋友带着去的,至今记得朋友夸张的表情,骄傲得好像这店她开的。不比十几年前碗仔翅+炒饭+西多士的任性,我很克制地点了一份最养生的原味龟苓膏,搭配店里的秘制糖水,这是我吃过最苦的甜品,旁边喝着苦茶的游客乙,说这是她来厦门吃过的最有记忆点的东西。芋包王,经过缺乏灵魂的捶肉表演,穿过老剧院,来到赖厝埕扁食对面,7块钱一碗的芋包,捧在手里暖暖的,外表藕紫色的芋包,里面热热闹闹地裹着猪肉、虾仁、香菇、冬笋、荸荠……巴掌大的芋包,藏着闽南人对食物的在意和精细。至今很多迷恋小时候味道的人,想吃一份地道的炒面,都会第一时间想起前身是路边摊的92号闽南菜。吃别的,总觉得不是那个味儿。炒面的“点心店”味,就是经典的水面、三层肉、包菜、胡萝卜、葱油重油爆炒,吃口面,再就一口老蛏酸笋汤,别提有多美了,老蛏,珠圆玉润,再不控制就要长成象拔蚌了。老板也是实在人,我们用老蛏的价格,吃到了象拔蚌的品质。友生风味小吃严格来说不是一家店,是菜市场里的一个摊位,摊位号,浓郁的沙茶酱有儿时的味道,一口下去,伴随着若有似无的回甘,酱料的配比刚好,比如很多人介意的大蒜味也不至于太抢风头,配料有一种就地取材的鲜美。满足的表情出卖了我自己,老板得意地问,“吃了我们家的沙茶面,还会想吃别家的吗?”看似寻常的沙茶面,却拥有着强大的精神内核。也许,厦门顶流沙茶面的天花板就在这了。提不提陈星仔饮食店,我内心是复杂的,我们时常很冒昧地去侵入别人的领地,还要嫌弃这不好那不好,可没有想想这个地方并不是因你而生啊,就像陈星仔的早餐铺子,藏在一个肉铺后面,这里坦然吃之的有穿着防水围裙海鲜摊主,有刚进货回来的菜贩子,有刚收拾好肉铺的肉贩子……他们是营平菜市场的主人,每天分秒必争地与鲜度流失竞赛着,一碗价格不贵但真材实料的面线糊、咸粥就这样速战速决了,这里是菜市场中心地,容不下一张干净的餐桌。菜市场的主人们才是这里稳定的客源,我们都只是格格不入的一个过客而已。我们还总是苛求它,不能脏乱差。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一套标准,去衡量这个世界。为草根而生的早餐铺,我们主动靠近它,却又抗拒它,已是打扰和冒昧。这大概也是老板不在社交平台宣传他们小店的一个原因吧,不是每家餐厅都可以活在镁光灯下。所以,文末,我要提名陈星仔饮食店,他们家的面线糊和咸粥朴实无华,风雨无阻,稳定出品,每一天都在用一碗温热的面线糊或者咸粥,致敬与之发生关系的劳动者。而思北为什么可以这么好吃,八市、七市,功不可没,缩短了产地到餐桌的距离,托举了思北这个美食天堂。思北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都市与市井无缝衔接: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可以光鲜亮丽,也会藏污纳垢;容得下饕餮大餐,也容得下街边小炒;容得下钢筋水泥,也容得下风雨骑楼;容得下第一豪宅,也容得下菜市场中央的一方小小餐桌。
MORE
更多精彩文章
30+,我选择退休
极地行乐-愿一切如你想像的美好
你看到了芳华,我看到了平庸之恶
远离与你无关的热气腾腾
无问西东
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金融街女子图鉴|你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了么
三色国
我不急着走完这一生,所以我慢了下来
后来,我们都学会了退票
你得有辞职力
北极点是一场梦,而我是一阵风
别人的尼泊尔之旅都是卖家秀,我的是买家秀
行长的春药
你是怎么一步步沦为大妈的?
高球江湖
东山岛|我见小城喜可掬,小城见我应如是长大后,我们都成了无脸男沙坡尾的独家记忆极简主义的最高境界:家徒四壁祝你离婚自由鹭岛约泡众生相
亲历:我在日本买口罩新冠“后遗症”高尔夫给了中年人第二春这是一座贩卖小时候味道的城市高尔夫是一门玄学我厦的烟火气,有八分在煸豆干在这座小城,食欲总比色欲要持久这是一座治愈系的十八线小城END
看在我写这篇胖了十斤的份上,点赞、点在看、转发、留言、打赏都来一遍吧阿季又摘桃花换茅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