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酸大赛柳州一条老巷里有家酸店我

 

“香凤楼杯”柳州酸大赛寻找好吃的酸

————福柳酸坛酸:第一家有门面的柳州酸

颁奖现场订阅年度《柳州晚报》有奖励

有人说,柳州酸是能让整个城市都流口水的美味,柳州大街小巷遍布酸摊。聊起酸,大部分柳州人的“心头最爱”要数福柳酸坛酸了,为感受“第一柳州酸”的味道,记者来到了位于八一路上的福柳酸坛酸。

来到巷子口,远远就闻到一阵老酸坛散发出来的酸香味。再走近一点,那酸香味越发浓郁,一坛坛玻璃酸坛里的酸品就在眼前,挑起众人的哈喇子。这时的你,往往禁止不住狠狠地咽一下口水:又想吃萝卜酸,又想吃包菜酸,还有豆角酸、西芹酸……

记者挑了一块萝卜酸,十分脆甜,入口“嘎嘣嘎嘣”一串响,嚼起来好似交响乐队在嘴里演奏。也顾不上辣,吃完一口还想再吃一口。这就是福柳老坛酸的魅力。

重口酸坛酸惹人爱

柳州姑娘都爱吃酸,但柳州仔也拜倒在了福柳酸坛酸下。“女朋友带我吃过一次福柳酸之后,我一直对那个味道念念不忘。”柳州仔小梁每次大学放假从北京回来,都要去吃张姐家的酸。他说,有时候买了五块钱的酸,吃得不过瘾,又跑回去买了十多块,吃得牙都软了。

“太重口了,酸坛味很够劲。”家就住在福柳新都的小黄这样说。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双大长筷子,还有玻璃坛。”爱吃酸的小陈说,一个个酸坛里五颜六色的酸品就在眼前,透过玻璃坛还能看到里面的酸水,一边挑一边吞口水,情不自禁越选越多。

“蛮有名的,而且干净。”吃福柳酸吃了十几年的柳州仔小孙说,每个酸坛都有玻璃盖,要是顾客不小心把水溅到坛子边,店员总是把酸水印迹擦干净,避免生水滴进去。

吃酸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为了迎合顾客的口味,福柳酸坛酸的酸摊上有各种时令蔬菜,包菜、萝卜、姜芽、莲藕、木瓜、空心菜等等,就连有“筋”的莴苣笋皮、西兰菜梗,都拿来腌酸,还有东北的大红萝卜等新鲜蔬菜,种类起码有三四十种。

爱吃酸到爱做酸

每天一早,福柳酸坛酸的老板娘张婷便忙活起来。一大早,张姐就到市场上买各种时令蔬菜,然后回家洗菜、切菜,并把菜拿到太阳底下晒,等晒干清水后,便开始准备腌酸。

张姐今年快五十岁,福柳酸坛酸也开了14年,原来是在福柳巷转角的一间小门面卖酸,后来听说门面要拆,张姐就把门面搬到现在的这个地点。“小时候就是吃妈妈腌的酸长大的。”福柳酸坛酸老板娘张婷从小就跟酸打交道,她说,父辈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开了一家酸摊,自己便有了爱吃酸的特性。

可能就是因为爱吃,发展到后来变成了也爱做。“长大后,老妈就说,不如你来接我的班,也来做这一行。”张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一心一意跟着老人家学手艺。为了做得“高大上”,张婷不打算用推车,便租了门面开起了酸摊,当时也算是柳州第一家有门面的酸摊。

传统的酸,把各种时令蔬菜放进坛子里面,再放入腌酸的料,腌得一两天就可以吃了。到了张婷接手做酸,她的方法刚好相反。“我自己做,加了自己的东西。”张婷说,先把自己调制好的酒酿和配料放进酸坛,加上老坛水,一起充分发酵,发酵出香味后才放菜。

用酸坛腌酸,不同的食材,腌制的时间也不同,菠萝、马蹄等水果最快,一天不到就可以夹出来吃了,萝卜、空心菜也只用腌一两天,而莴苣笋、莲藕、木瓜这类,腌制的时间就久一点,起码要四五天以上才得。最后放点辣椒,颜色更好看,色香味俱全。

腌酸腌了这么多年,张姐说,其实也没啥特别的,只要保持这个味儿就行。

文惠杨姐酸:20年不变的味道

  

人对某种喜爱的事物会留下感觉记忆,而味觉更是记忆的一部分,时间越长,留下的记忆越浓郁。“吃到这个味,我就知道是她家的酸。”经营20年来,文惠桥头杨姐的酸摊成了许多柳州人酸味记忆中的一部分。酸脆的萝卜酸、清爽的水果酸、冲辣的姜酸……近20种酸摆放在推车上,红红绿绿,只要您想吃,没有杨姐做不出来的。

每到晚上,来往的路人都爱在这里买上几块。“杨姐,给我装一个桃子,不加辣。”这2米来长的小推车前站满了人,大家熟悉地点着自己爱吃的酸。摊主杨姐一刻都闲不下来,而这种忙碌也持续了20年。

说到杨姐腌酸的秘诀,她笑说:“大家都做酸,就是做不出我的味道,那是因为材料和酸水不同。”原来,她每次采购食材时都会挑选饱满、漂亮、爽口的,桃子一定要粉嫩,萝卜一定要脆口,木瓜一定要甜软。把材料拿回家里自己进行处理,把萝卜切成花状旋转,把黄瓜切两半进行腌制。

那么多年来她已经摸索出一套自己的配方,盐、糖、醋保持着一定的比例,腌出来的酸口感清爽,味道适中。同时她使用米醋泡酸,20年都在同一家店里订购米醋,并且每天都会把坛子里剩余的酸水倒掉,第二天换成新调配的。

这么多年来,杨姐的酸摊一直有位“奇怪”的顾客,饭后要喝6碗酸水。“这样才过瘾。”林先生仰起头短短几秒钟就“干”掉一碗酸水,“酸水好喝,可以助消化。”有时候杨姐出摊晚些,一些顾客为了解馋,就跑到她家里去“讨”酸吃。杨姐也告诉大家:“想吃酸,进我家。”

“我卖了20年酸,看着熟客从谈恋爱到结婚,然后带着小孩一起来,到现在小孩读高中独自来买我的酸,这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有趣。”杨姐说。柳州在变化,她的酸把柳州的变化凝固在味觉上,即使时光荏苒,这老味道依旧存在,人们也可以寻找到童年熟悉的酸味。

“冒泡”的酸才是好酸

退休职工赵东莉11年腌酸经验之谈

对于退休职工赵东莉来说,一坛老坛酸,那是从儿时到老都不会忘却的陈年老味道。赵东莉从年开始腌老坛酸,腌酸成为了她退休生活的乐趣。

赵东莉第一次尝试腌酸,是在年退休后。赵东莉说,新鲜的食材、高度的米酒、一个好坛子,这就是腌一坛好酸的基础三步。选购腌酸食材时,要注意挑选新鲜的,不要购买隔夜的食材;米酒她则选用度数高于50度的;选购坛子时,要仔细甄别,选购密封性好的坛子,如果购买到漏气漏水的坛子,也会大大影响酸的口味。

食材的初步处理,关系到酸是否脆爽。赵东莉用的方法是将食材洗净切开后,即放在太阳下晾干水,晒到食材微微软时,就可收回。赵东莉还摸索出可以让酸更入味的小方法,“腌辣椒时,可以用针在辣椒上扎小口。”如果希望酸足够辣,可以选购玉林白辣椒一起泡,辣椒的辣味浸入酸水,辣味十足。

新坛腌酸,水和米酒调兑的比例也有讲究,酒要放足,如果酒放不够,酸就可能不够酸了。烧开的开水放到完全凉后,就可以与酒一起调配,再根据情况放入适量的盐倒入坛子内,水一定要盖过食材。

盖上盖子,一坛酸就开始发酵了。有人腌酸总是会遇到“不酸”的情况,赵东莉一听,就明白哪里出现了问题。“一是放太咸,二是没有搅拌。”赵东莉说,不要以为把食材放进坛子就完事了,还得经常用筷子翻一翻,这样才能入味。

“让酸坛更加醇香的妙招,就是加入甜酒。”赵东莉经常将自制的甜酒加入酸坛,让酸坛更持久醇香。她还提醒腌酸特别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绝对不能让酸沾油;二是食材一定要晾干水,否则会容易起白,如果遇到起白就再加入一些酒,即可以消除。

“好的酸,会冒泡噢。”赵东莉的酸,就是这样的酸,每次看到坛子冒泡,赵东丽就特别兴奋。

如今,赵东莉的酸广受亲戚、朋友好评,有她的地方,总少不了酸。上街来一份,聚会带一份,吃酸也能吃得满足、吃得开心。

温馨提示

1、寻找味道最好的老坛酸及其故事见报与大家分享;

2、初选合格选手统一集中展示手艺,把自带的食材装进指定的酸坛后封坛,地点在位于柳州工业博物馆红街的香凤楼音乐美食苑;确定开坛时间后集中开坛,进行盲品及评比,评委既有业内行家,也有《柳州晚报》的读者代表。

4、本次大赛设最佳创意奖、最佳挖掘奖、历史悠久奖、最具人气奖、最佳口味奖以及入围奖,奖金丰厚。

5、读者评委也有奖励,评委们既有机会品尝开胃的柳州酸和香凤楼的美食,又有机会参加抽奖。不过,读者评委必须是《柳州晚报》的订户,凭年或年的订报发票报名。颁奖现场订阅年度《柳州晚报》有奖励。

报名报料香凤楼热线;柳州晚报热线。

让我们一起出发做柳州最好的信息交互平台成熟源自责任柳州晚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anjinshop.com/bcjz/10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