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撕ldquo包菜rdquo
文/刘东华
包菜,也叫卷心菜。这个名称可能不用科普,大家都知道它的模样。
不过在鱼台,包菜有另一个名字,扛白菜。
十多年前,我做销售,在省城济南拜访一个目标客户,自我介绍了一下,提及所在地鱼台。被拜访的女士禁不住掩口窃笑。我只以为她在嘲笑乡下人的土,或者我的语言表达里有什么破绽,大概我当时一脸的茫然也让她觉得失态,忙笑着给我解释,她说,你们鱼台人都把卷心菜叫做“扛白菜”,对吗?
我忙点头,对啊。
她说,她以前在一家酒店做过前台经理,有一个鱼台籍的同事,喜欢吃“扛白菜”,每到她说扛白菜的时候,同事们都会哄笑,只是她屡教不改,坚决叫扛白菜。
可我觉得卷心菜叫成扛白菜没有什么不妥啊,从卷心菜的品质与口感,都与大白菜是近亲,有无可质疑的血缘关系吧。概因为我们家乡人从它的外表和质地上区分,卷心菜更瓷实,所以称之为扛白菜的。
相比之下,我觉得叫做扛白菜,反而比卷心菜更少了一些矫情。
前几天和家人去了一趟南京,一路忙着赶车、转车,到达地方已经过了午饭时间。又逢今秋的第一场冷雨,又冻又饿,我俩沿街找了一家不大的餐饮店,一头就钻了进去,意思是想找一家小店随便对付一下,晚上参加提前预定的聚餐。谁知道这家外表不显山露水的小店,里面的装饰却别有洞天,富丽堂皇,豪华气派。一落座,便有身着鲜艳旗袍的服务员上前问安,然后递过来一本厚厚的菜谱。接过来一页页若有所思地翻阅,眼睛的余光飞快地扫描每档菜的标价,终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扛白菜。
普通的一道菜,定价36元,价格也不菲,可是,再翻实在也找不到更便宜的菜了。
好像入乡随俗,在这里标的不是扛白菜,也不是卷心菜,而是手撕包菜。
不是第一次知道这个菜名,不能让大家嘲笑我没见过世面。手撕包菜,就是爆炒扛白菜。
我指指这个菜单,很礼貌地告诉服务员,就这道菜吧,再来两碗饭。等我三下两下把饭扒进肚里,拿着空碗小心翼翼地问服务员,还能加一碗饭吗?
没想到人家答应的爽快,当然可以啊,吃饭就得吃饱。并主动接了我的空碗去盛饭。
说真的,虽说客人就是上帝,咱点了这一道手撕包菜,还吃了几碗饭,内心依旧隐隐地感动。都说“店大欺客”,我这样的顾客,人家完全可以爱答不理的,或者各种理由拒绝接待。一道菜考验一家店的烹饪水平,也考验服务水平。
接下里的几天里,我觉得这是我在南京吃到的最可口的一道菜。
现在,包括在我居住的县城,手撕包菜可能成了很多餐饮店必备的家常菜谱。尽管没有谁家把它视为招牌菜,但若把这一道菜做好,需要非常好的烹饪技术。
手撕包菜的创意就是包菜要用手撕,省了刀工。撕的本身就是对包菜的一种尊重。一层一层,能见包菜生长的纹理,越是内层越会肤白貌美,若是懂得怜香惜玉之人,手撕包菜的过程完全是一种享受。所谓秀色可餐,放在包菜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手撕好的包菜先过一次水,然后热油爆炒,佐料加红椒、耗油,白里透红,一道菜的色香味就出来了。在这里,你吃的不是菜,是百姓生活里最走心的家常滋味。
县城笔记坚持原创,文字结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