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玉白菜台湾人气最高的文物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棵翠玉白菜,不属于国宝级的文物,但它却是该院十大镇院之宝的第十名,同时也是台湾岛内人气最高的文物,历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翠玉白菜(清)长18.7公分,9.1公分,厚5.07公分,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白菜”原置永和宫

翠玉白菜与真实白菜相似度几乎百分百的作品,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亲切的题材、洁白的菜身与翠绿的叶子,都让人感觉十分熟悉而亲近,别忘了看看菜叶上停留的两只昆虫,它们可是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

此件作品原置于紫禁城的永和宫,永和宫为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寝宫,因此有人推测此器为瑾妃的嫁妆,象征其清白,并企求多子多孙。虽说翠玉这个材质与白菜造型始风行于清中晚期,白菜与草虫的题材在元到明初的职业草虫画中,屡见不鲜,一直是受民间欢迎的吉祥题材。

除此之外,包心叶类的蔬菜也曾被唐代的诗人杜甫用来作为环境恶劣、怀才不遇的隐喻,在文人画的传统中,亦被引用来作为绘画的主题,以表述类似的心情,暗谏为政者的昏庸。在乾隆四十年()的一首名为《题和阗玉镂霜松花插》的御制诗中,作为帝王的清高宗,从以包心叶菜为造型的花插,联想到以杜甫诗中园吏不识嘉蔬之隐喻为艺谏的传统,而有所警惕;诗云:“和阗产玉来既伙,吴匠相材制器妥。仿古熟乃出新奇,风气增华若何可,菜叶离披菜根卷,心其中空口其侈。插花雅合是菜花,绯桃雪梨羞婀娜,民无此色庶云佳,艺谏或斯默喻我”。

为这件作品取得高分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工匠巧夺天工的雕刻。翠玉白菜属于文物中的巧雕。巧雕类强调的就是工匠的精雕细琢,非常精美可爱。

其材质原是块半白半绿的翠玉,若琢成一般瓶罐镯佩,则将会因为其裂璺、斑块,而被视为多瑕的劣材。但玉工想到白菜的造型——绿成菜叶;白是菜梗,裂璺藏在叶脉中,斑块则为经霜痕,众人眼中的缺陷,透过创作者的用心与创意,遂转化为真实与美好。

不过相信无论是此位宫廷作坊中的工匠,或是制作翠玉白菜的玉匠,都只是发挥创意、巧艺,为顺应赞助者喜好而创作,但是由于并未留下相关的数据记载,也留给观者更多想象的空间。

虫须曾起波澜

一只普通小虫子或许没人关心,但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翠玉白菜”上的那只小虫的一根须曾经一度时期成了全岛







































白癜风如何治疗最好
北京中医医院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anjinshop.com/bcjs/1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