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选购方法 >> 骑行青海湖

骑行青海湖

 

10月5日回程

早晨八点,走出酒店的门,来在西海镇的路上。天气不错,风冰冷的,可是还不凛冽,一件单的骑行衣完全挡得住。大树上金黄的树叶们似乎在风里哗啦哗啦愉快地玩耍微笑。

整条马路空空荡荡,完全不像10月1号的下午和2号早上那个时候满街是穿着各色冲锋衣背着登山包东张西望的年轻的眼光。

我往银滩路的街口走过去,走过一块路边花坛里刻着‘求是’的大石头,站在路口张望,前后左右一个行人或车也没看到,整个一个昨夜狂欢过后空无一人的清晨。

早上七点天还没亮的时候我起来收拾东西,

阿丰说

从北极到南极已经坐头班大巴回西宁了,说完他也背起一个小包,似乎是昨晚就已经收拾好了的,说了声走了,拉开门就出去了。

现在八点多,他应该也在去西宁的路上了吧。

我接着往前走,想找个邮局把不再会用的骑行装备包括骑行服,车坐垫,雨衣,冲锋衣,应急食品等寄回去。

经过了三天的骑行,似乎气力已经耗尽。

来的时候心气儿很足,背起20公斤的包,走在路上,对从胯骨传到脚底的重重压力都感到兴奋。现在,就只是想尽量的轻装。

回家的路想起来似乎很长,需要从西海坐大巴去西宁,西宁火车到兰州,兰州再回上海。

走过一个街心广场,广场的一头是个什么会堂一样的场馆。整个广场也空空荡荡,一个藏族的老头和一个汉族的老头在聊天,我是从他们的帽子不同来分辨的。两个老头就保持着这个姿势,等我走回来的时候还是这个姿势,对我这个背着大包四处张望盯着他们看的路人一眼也没瞟。

怎么感觉有闲话说玄宗的味道。

两边的街道上落满了黄叶。几个清洁工在默然打扫。海北州档案局的大门紧锁,清洁工把大门口当作了垃圾分拣的场所。

路过一个小花园的地方,也是空空荡荡。一匹骏马的雕像耸立在柱子的顶端,带着浓重的苏联的风格,俯视着当年这里曾经的神秘和激昂。

在中国原子城这一耀眼到炫目的光环褪去之后,西海镇在寂静了20几年后莫名其妙地变成了骑行的大本营。每年的五月到十月,各地的人们蜂拥而至,瞪着热切的渴望的眼睛,蹬上自行车向青海湖奔去,跟命运驱使下迁徙的藏羚羊似的。一旦过了国庆假期,外来的人们,就平静地,甚至急不可耐地,一哄而散。我们这一队,应该那是最后那一批离开的了么?也许今晚还有一批四天行程的骑行者将会到达,然后散去。

之后西海镇,海北州的首府,将会进入它的冬季。

青年旅社的老板阿文是个藏族小伙,他说,冬天他就回老家去了,在波密那边。这里的冬天连门都出不去,太冷了。

远处的大吊车处就是邮局,我过去看了一眼,没开门,节假日10:00才开门。只好转身回去酒店,打听到了顺丰的营业部就在附近,才把行李寄了。

吃了在西海镇的最后一餐,臊子面。拉面,豆腐丁土豆丁软哨的臊子,爽口好吃。

10月4日晚到达

下午六点半,骑到了西海镇银滩路。太阳已经完全下山了,头顶上的天还是亮的。

一路开保姆车的

阿丰到酒店的前台去联系住宿了。

今天早晨鸟岛出发时就说好的,如果今天真的能把两天的路程合并成一天拼完,到达目的地之后必须要豪华住宿,要有打在身上有感觉的哗哗的大大的热水洗澡,这热水还必须得能随意调节水温的。沿途那小的可怜滴沥滴沥又要么烫死要么冷死的热水器真是用够了。

不能再住每天40块的多人间。要豪华!

过了一会他出来了,高声宣布今晚将都是标准间,去他的40块,今晚标准每人70块,24小时热水,被子松软暖和,有暖气有电热毯。

余眼神还是放着光,建议大家再次到”中国原子城”的大牌子下推着车集合拍照,模仿一下网上人家骑行川藏线的”之前”和”之后”,对比在同一个地点拍的出发时意气风发的照片和现在的尊容,看看这次三天的骑行把每个人虐得有多大的变化。

一个搭理他的人也没有。

从此不同不知道跑去哪里了,

余戟早早地坐在了花坛边。

从北极到南极的豪华‘闪电’没有脚撑,他推着车站在那儿笑嘻嘻问我今天有没有使出了洪荒之力。

我偏着脑袋真的回想了一下,一整天的挣扎中没觉得自己有什么洪荒之力可以爆发,感觉自己被一丝一丝彻底掏空倒是真的。特别是下午,中午饭瞬间就没影了。后来沿路不停补充的无数士力架,一版巧克力,西瓜给的一根香蕉,一根香肠,俩超级能量棒都是投进了一个无底的漩涡,无影无踪。

我坐在路边的花坛边上,头盔也没摘下来,拧开最后一瓶水的盖子,喝了几口,连打了几个哈欠,身上还有些冷,我知道这是脑部缺氧的原因,又摸出一块士力架慢慢吃下去。

今天早晨七点四十分吃了稀饭花卷从鸟岛出发,中午在刚察县城停了一小时吃午饭,其他时间全在路上。特别是下午,从一点半到六点半五个小时骑了接近90公里,其中还有三个连续的大上坡,从海拔米左右爬升到米。在爬到第三个大坡顶的时候我累坏了。歇了有15分钟才有点力气再上车。

晚饭一桌子15个人聚齐。一桌子丰盛的川菜。我勉强坐着,仅仅是因为觉得如果我一个人打个招呼就离席回去睡似乎太扫兴太过分。

从北极到南极坐在我旁边,看着我的样子,嘱我少吃一点以免难受。我看他自己也只是撩了两筷子清汤面。

从此不同坐在我右边,也说累得吃不下东西。

今天真是累着了,公里在老骑手眼里就是个餐前小菜,可是已经超越了这桌子上好多人单日骑行的人生记录了。还是在米以上的高原。

我就瘫着椅背听他们说笑,慢慢喝了三听啤酒,才觉得自己慢慢活了过来。

10月1日集合

此次骑行,出发地为西海镇。大队人马从各自的出发地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来此地集合。第一批先到在西宁集合,然后坐大巴到西海镇。大巴班次很多,就在西宁火车站的旁边,单程25块;第二批人负责到西宁后从把网上租好的保姆车开到西海镇和大队碰头。

实践证明,保姆车是完全必要的。10月初青海湖畔一天内气温变化超过20度,清晨七点太阳没出时零下,中午又要20几度,加上阳光强烈,热得连全指厚手套都带不住。到了下午一旦太阳西斜,温度直线下降。天一黑就回到了冬天。

因此在骑行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温度的变化增减衣物。有了保姆车,它不仅仅能让骑行的人轻装上阵,不用随身带齐春夏秋冬的衣物,更好的是它还可以头前开路踩点,随时通报前方路况。更能在午饭休息的时候提前到饭店把菜都点好。大队来了就吃,吃了就走。非常好的感觉。必须要感谢

阿丰全程开车。

西宁火车站,

从北极到南极和他的盒装了的闪电。你看他有多骚,连穿的线衫的颜色都要和自行车包的绑带颜色搭上。

西宁吃的午餐。牦牛肉,青稞饼,羊排,萝卜,苦苣,洋芋片,还有

从此不同要吃的包菜。包菜稍微有点老。

西宁是个伊斯兰聚居的地方,有祷告人数全国第一的东关清真大寺。清真寺占地面积并不很大,可据说大礼拜的时候能聚几十万人,外面的马路上都跪满了人。

这个地方的饭店清真馆子居多。在这馆子里举着刀剔着牦牛肉吃,总想来点儿啥喝的。问服务员小女孩儿要饮料单,她笑笑,就一直不给,可是也不明说清真馆子里不能喝酒,只是一个劲儿说:你们尝尝牦牛酸奶吧我们自己做的。

酸奶细腻香甜,不太酸;牦牛肉好吃,不柴,还香,吃完还给退骨头,可总觉得不够过瘾不够得劲儿。

哪怕来口啤的呢。

没办法,入乡随俗。

西海镇的骑行设施之完善超出了我的想象。我这次自己带了头盔,手套,坐垫,修车工具,雨衣,驮包,夹包全套装备。来了一看才发现,租车的地方基本都有。来骑行的只要带着手套,眼镜,雨衣就可。头盔啥的租车行都有,连备胎都提供,而且不收钱的。因为基本不会骑夜车,前后灯可以不带的。

自行车也很好,捷安特是标准配置。公路车也有,只是不很多到了晚上基本被借光了。

从此不同一定要找辆老式的蝴蝶把的都找到了。

我只遇到了一个问题,这里最大的山地车车架是19英寸的。像我这样的高个子稍微有些憋屈,不过既然找了三家车行都没有,也只好这样,座位不能拉到我喜欢的高度,不过骑长途可以了。

这里租车原子路顶头上很多家租车行任意挑选,天黑了也还开门。针对我自己的超级体重和全副驮包,我觉得路上爆胎可能是个重大威胁,因此我找了俩几乎全新的美利达挑战者,放弃了一辆有些旧的挑战者。单日租金70块。觉得还行,后来才知道,租辆摩托也只要块钱一天。

武汉小分队在客栈门口组装调试公路车。试过这辆闪电,

余戟决定也租辆公路车。

西海镇基本上是当年的原子弹研发的后方基地,关闭后人员撤出留下了大量的住宅楼空置。很多客栈就是开在这些住宅里的。我们住的多人间就是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大房间里放了6张高低床,小房间里放四张,还有一个小屋放两张床成为标间。这就成了青年旅社。

我也这样冒充了一把青年。不过实在没好意思挤进那男女混住的一大间去睡。

照片拍糊了。

在西海镇这样高原的地方,餐馆里有炕锅羊肉,黄焖羊肉,牛蛙各种川菜都有。我觉得羊肉不膻,蛮好吃,可也没有期待的那么得鲜嫩,是不是因为现在物流发达了,在上海也能吃到西北羊肉的原因?或者是我的嘴对羊肉不敏感了?

上图这道菜我菜单也不用看直接嘱咐老板:炒盘上海青。

在青海湖周边的餐厅都有这个青菜,他们叫上海青,高原上种出来的更肥甜爽口。上海人讲: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我估摸着这青菜一定是当年来此地研究原子弹或者做其他事情的上海人带过来的,以后推广种植了。从想念上海菜,到找种子,带过来,试种,传播开,需要很多年吧。

对于那些身处异乡的上海人来说,有了这盘菜在桌子上,虽然屋外大风呼啸,也可以有坐在客堂间慢慢吃夜饭的感觉了吧。

10月2日骑行第一天

出发先合影.个个神气十足。

我照例重装出发,水壶也有两个,一个保温一个不保温。两升水,只是是我一个上午的消耗量,下午还要补充。事实证明这是对的,喝下去两升水,骑一个上午可以一泡尿都没有。全汗里出掉了。

今天的路线是从西海镇到江西沟,一共97公里路,其中西海镇到二郎剑70公里左右,从环湖东路转到国道。二郎剑到江西沟还有20几公里,。

对于第一次骑行青海湖的人,第一天的考验最大。因为一出镇就是两个大坡。这时候对自行车还没骑服帖,腿也没活动开,两个坡是个大大的下马威。很容易就把洪荒之力也逼出来了导致对后面完全绝望了。

第一个小缓坡。

李萌在通过上坡。

很多兴致勃勃的带着小朋友一家三口一起骑行的,在第二个坡的中间就停下,伸手招呼路过的大巴士搭他们走了,多半是孩子拼尽了力气。他们是那些费了劲从泥里把萝卜拔了出来,又费了劲把泥洗干净了,然后就没力气去吃香甜大萝卜的人。

因为只要翻过这两个大坡,穿过铁路,就看到了青海湖的门楼。过了这门楼就到了湖边的平路。

远远能看到蓝色的青海湖。不是湖,那就是海。

蓝色的天空下蓝色的海。带着点天青色。

沿湖的路从北向南,前方是雪山的顶,看着蛮近的,怎么骑都不到,一个上午是蛮辛苦的。

两点钟吃完中午饭,继续往前是此次骑行中第一个长下坡,得有十多公里长。

沿着湖边骑就是这样,你大汗淋漓的每一个爬坡,所有的最后一段筋疲力尽的蹬踩和挣扎,都是为了下一段爽得飞起来做积蓄。

这些个积蓄,在接下来的下坡中会让你体会到什么叫肆意的挥霍。

我不想把它推广成人生鸡汤,因为人生不一定是环湖的骑行。没有一个恒定的海平面高度。

是在快速地下坡。她穿着条蓬松的居家的绒裤子,得多兜风啊。无疑会减慢速度。

话又说回来,你每一次破风而下的像长了翅膀一样的飞翔,都总有着陆的时候。然后接下来就是下一个上坡。

从环湖东路转到国道,一直到二郎剑景区入口,有一段差不多20公里长的自行车专用道。可是路况很差。路当中不仅为了防止机动车开到上来每隔一段就栽一个大铁管子栽在路中央,而且路面不平整,还是个小上坡,根本骑不快。

不知不觉,天色就晚了下来。

夕阳下的两棵树。距离刚刚好,用不着相互依靠,在清晨和夕阳下,相互对着,微笑。

到江西沟的时候,天黑了。

夜宿江西沟。

10月3日骑行第二天

青海湖的湖面海拔在米左右,沿湖的路第一天上坡下坡也就在上下米高度里面波动。

在这个高度剧烈活动也会引起高反。

昨晚有高反的两个女生吸了氧,吃了江西沟医疗权威桑杰院长开的红景天口服液之后,早晨起来齐声说:我好了。我们都惊奇不已。

也因此学到了桑杰院长治高反的招数:

第一躺床上头放低不用枕头;

第二所有的枕头拿来垫脚,垫得越高越好;

第三被窝里越暖和越好;

第四能吸氧最好,用氧气袋子。

江西沟的日出。照顾高反人士估计一宿没睡好的萌姐一早爬起来拍的。这个地方七点钟天才亮。

早起吃早饭准备骑行的人坐满小饭店。老板的牛肉拉面根本来不及下。等了半天,我吃了一碗面,一个花卷。水壶灌满开水。

太阳从东边升起,将从背后照耀我们一路西行的背影。唉,有点酸了。

江西沟的下一站是黑马河。黑马河是一个交通枢纽,三岔路口,一条路往北通向石乃亥,鸟岛方向,是我们计划骑行的路线,另一条就是翻过橡皮山垭口,往柴达木盆地方向去,茶卡盐湖,托素湖,克鲁克湖,大小柴达木湖都在哪个方向,前方更可以去德令哈,敦煌,或者从大柴旦转弯往南去格尔木,进藏的天路。

很多来此旅游的团队的安排是夜宿黑马河,清晨起来看著名的黑马河日出,然后翻过橡皮山去茶卡,下午就可以回到黑马河。当然这是开车的路线,不是骑行的路线。这造成了黑马河是环湖路上吃住成本最贵的地方,谁叫他是必经之路,必停之点呢。

前方传来消息,昨晚据说黑马河被今天要去茶卡盐湖的人挤爆了,双人没法洗澡的房间涨价到了块。据说昨天茶卡盐湖排队买票的队伍排得跟世博会似的。

从江西沟到黑马河50公里,在清晨的阳光下,这一路骑行轻快,舒服。一公里一公里的路碑似乎瞬间就被甩在身后。

路边一群羊,一辆车在后面慢慢开,赶着羊走。嘿坐在车里赶羊的,怎么让一个女孩子在外面走着赶羊?

另外一队骑行的站在路碑上拍照留念。此地差不多江西沟出来20公里。

由于时间充裕,我们骑到了湖边,从湖边往南看,能看到山顶的积雪,翻过去,就是青藏高原了吧。

几乎整个青海湖沿线湖边的部分,都被围栏围起来了。除了一早或者晚上,你如果要到湖边去撩一捧水,一定会有藏民问你收钱,这变成了沿湖藏民的一个财源。记得去年开车过来,我在一个很荒的地方看看前后完全没人,把车子开到了湖边。还没得意,就看见从至少2公里外一匹骏马飞奔而来,瞬间到眼前。马上汉子伸手:一辆车50块。

从江西沟到黑马河这一段,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藏民坐在一个‘直通湖边’的牌子下,挥着小旗子招揽客人,一辆车20块,一个人5块。

在湖边玩耍的

tank,

从此不同,

余戟。在草场上骑山地车,软软的很舒服,公路车就费劲了。

摆POSE那李老师是很在行的。

tank在湖边,还真像个坦克兵,有点勇猛,还背着个人体炸蛋。

整得跟生化危机里似的。对焦还是糊的。是那开房车来的一家三口给拍的吧。

第一梯队校长和

余戟上午11:00就赶到了黑马河,总共三个小时包括当中休息了几次,搞了50公里,当中还解了个大的那啥。那条路上一上午车来人往的,路边草也不高,他们俩蹲下的时候是怎么藏住的他们白晃晃的PP的?还有冒起的热气?

我们四个则在湖边耍了一个小时,12:00到的黑马河。

在接近黑马河的一段,又是几公里的大缓坡下坡。今天天气不错,清空湛蓝,没有风。从缓坡上轻轻地蹬车,不用费劲,车子就加速地往前面溜,飞轮和车轮在脚下带着风呜呜地响,真有跑道上起飞的感觉。

到了收费站,已经看到前面的城镇,我停下来等后面的人。远远一个黑影过来包着头看不出是谁。刷地停下来一看是

从此不同。家伙一摘眼镜,大呼:太爽了!

古语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个规律不适合青海湖环湖。

我觉得差不多90%的人也就骑到黑马河,差不多整个路程一半的时候就放弃了。这个可以从路上骑行的人数看出来。在黑马河之前,路上骑行的队伍可以用浩浩荡荡来形容,好多团队甚至队服统一,自行车统一型号,连头盔都一致,几十辆车拉成一条线,颇为壮观。过了黑马河,人数就一下子少了,变成寥寥无几了,大队更是几乎见不到了。

这也让黑马河变成了自行车收集点。

如果骑到这里骑不动了,你只要给租车行老板打个电话,按他的指示把车扔在某个饭店或旅店,就尽可自己走了,炒鸡方便,车会很快地被安排运回西海镇,不耽误你回去退还押金。当然运输费用是要算的,还很贵。

我怀疑租车行老板的总盈利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这种半途而废引发的运车费。

其实,最受折磨的就是这前面两天,腰酸,屁股疼,腿酸,都是在开始的时候,第二天最严重。跟人的一辈子差不多,年轻的时候最苦,最受伤最难受,最纠结最碰得头破血流。

熬过去了之后,年过半百之后,苟且地习惯了,挣扎得麻木了,用力得顺畅了,也就没那么累了。说不定还能发现自己身上本来不知道有的力气,而有点惊喜。到达终点没那么难。

这一点,没越过黑马河的人不会明了。

在黑马河吃中饭的时候召开了全体大会,讨论部分骑友想去茶卡盐湖的事宜。前方到宿营地石乃亥或鸟岛还有40或者55公里,如果租车去茶卡盐湖,回到黑马河天肯定黑了,这一段路就必须搭车。

讨论好了大家兵分两队,去茶卡的拼车开走,黑马河拼车去茶卡盐湖很方便,车很多,60块钱一个人来回。

我们几个坚持环湖的继续骑行。

出了黑马河,转弯向北,到石乃亥这一段,是整个环湖一圈里面,靠湖边最近的,风景最好的一段,没骑过的人同样不会明了。

下午的湖面颜色也是最好看的,还有蓝蓝的天上的云,一群悠闲的云,在青海湖上面玩耍?

体力最强的

余,和恢复之神

是躺在湖边的草地上晒太阳。

湖边是草场,云的下面是山岗,山坡上是帐篷,还有牛羊。帐篷里的尕妹子啊,皮鞭响不响。

从黑马河到石乃亥这一段,比较大的坡只有一个,其他的一路骑下来我怎么觉得下坡比上坡多。其实应该是不断的缓缓上坡和接着的缓缓下坡,上坡不大吃力,下坡很爽。整个骑行很平稳,不会太累。

这就是那个坡,从坡底到坡顶有大概一公里,坡顶的一段有个拐弯,还挺陡。

盗西瓜的图,应该就是这个坡顶吧。不是也算了,反正差不多。

这个坡下去是7公里下坡路,一直到石乃亥。

石乃亥应该也是个乡。跟其他停靠点类似,就是一条国道或升道穿过,两边有些住宿饭店加油站啥的。

这里有家川菜馆子叫满香园还是啥的记不清了,做的大壶牦牛奶茶很好喝。牦牛奶浓香细腻,丝一样的滑润,毫无膻味。放到任何高级的餐馆的桌上和任何美食同台都不会逊色丝毫。

据前方打探的消息,鸟岛的住宿和吃饭条件都要比石乃亥好,还便宜。于是今晚住宿鸟岛。

这一天总行程接近公里,为第三天的冲刺埋下了伏笔。

10月3日骑行第三天

我们住的鸟岛,其实不是鸟岛,只是一个岔路口,从这个三岔路口可以去鸟岛,还有十几公里。鸟岛也不是个岛,是个半岛吧。

绕口令绕死了。

李老师想去鸟岛的,可是一来来回三十几公里加上游玩,三个小时是肯定需要的,会占掉骑行的时间;其次这个季节那边肯定有个鸟啊啥也看不着。去年我八月去的也只在远远看到湖里的岛上站着几个纹丝不动呆呆的秃头鹈鹕。根本不是小学课本上写的走到岛上遍地是鸟窝一脚踩不好就是一窝蛋的场景。

从这里到此行终点西海镇还有差不多公里。如果是四天环湖的话可以分成两天,问题是当中的停靠点有限。先是63公里到刚察县城,下一站就是哈尔盖镇,30公里,再下去16公里是甘子河乡,再下去就是西海镇了,甘子河到西海镇45公里。

如果只骑到哈尔盖,93公里。那么第四天只要骑60公里,一个上午的路程。下午可以回西宁。这是最初的计划。

这时候有了一个选项,如果一天把这公里赶完,那么本来的第四天就可以空出来了,可以游玩。

我们决定中午到刚察县城看体力再决定。因为对于专业选手,公里只是半天的行程,对我们菜鸟,这是一座大山。

早上吃早饭,老板天不亮就起来给我们煮了粥,蒸了花卷,还有鸡蛋和红油拌的蘑菇做咸菜。吃的时候饭店老板坐在柜台后面说:你们这是最后一批了,你们走了,我们也就走了。如果有人11月份来,就连吃的和住的地方都找不到了。

我们问她:你不是本地人?她说不是,是在此地租了房子做生意的。

一路我们骑行,也聊过青海湖11月份就基本封湖的话题。当时还纳闷,这沿湖的柏油路这么好,下雪也能开车,怎么叫封湖了呢?原来所谓的封湖是指沿湖饭店旅馆甚至帐篷都撤了难找吃住的地方了吧。

这么一想一下子觉得还蛮幸运,我们能是今年的最后一批环湖者。

今天出发的时间最早,七点半就出发了。昨晚有过大的沙尘暴,早晨出发太阳还是苍白无力的。

今天风很大,很硬,吹到脑袋上又冷又疼。包上了头巾,穿上了冲锋衣。

八点钟青海湖边的太阳也是这样的,升起来了,可还是没有力气。我没有修图改颜色改成黑白色,拍出来就是这样的。

骑了一个小时,30公里,到达省道66公里处。太阳升起来了,占领了天空,天空恢复了蓝色。我穿着厚冲锋衣,形象墨墨黑,校长裹着个头巾歪斜着半个脸在里面,是要去偷地雷么。

宽敞的路,稀少的车流,几乎没看见骑车的人。骑起来很爽快,可以保持25-30的时速。下坡可以冲到40-50。只是侧风很大,很冷,下坡时能把我这样的一堆肉吹得发飘。一上午冲锋衣脱不下身。

上午11:30就到了刚察,三个小时骑了63.5公里,平均时速20.7,加上湖边停留和休息,一共4个小时。

吃中饭的时候讨论了冲向西海镇的可能性。

前方还有87公里。必须在七点之前到达,还有六个小时。大家决定,拼一把。我觉得这几乎是我的极限。不管怎样,感觉体力还行,那就豁一把。

刚察县城吃好午饭出来。下午一点。这时已经决定要冲一把,驮包里的东西已经尽量精简,脱掉了冲锋衣,只穿紧身的骑行服。准备出发。

穿骑行服我个人觉得风阻减少很多,在下坡的时候明显比其他人快。当然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我重啊,往下冲的力比别人也大。

从这张照片之后的一个下午,我再也没有拍过照片。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是一次真正的冲刺。

有人说:人最大的武器,是豁出去的决心。

还有一个人说:你知道你的极限在哪儿。绝对不让自己达到极限,永远要留有余地。这是运动的原则。

两个人的话拼到一起就是说,得能豁得出去,却又不能豁得太开豁了边。

在过哈尔盖大桥之前,是好骑的路,只有出刚察县城的时候有两个小坡要爬,不长。平均时速25。停车只是喝口水,西骑摩托的西瓜当中还每人发了根香蕉。

过了哈尔盖大桥,过了甘子河,决定再往前的时候,就没有退路了。前面必须赶45公里到西海镇,否则就只能夜里冻死在荒地里了。这时候下午四点不到。还有三个小时,还蛮紧张,因为速度已经慢下来了,累了。

接下来的前面是三个连续的上坡。海拔从米爬到米。三个坡连起来有10公里长。

这是整个骑行中最累的三个坡,前面的所有爬坡和这三个比都是小菜。在下午3点多最疲惫的时候爬这三个坡,蹬到脚发软,最大的一个坡我是推上去的。

整个下午我吃了四个士力架,一版巧克力,一根香肠,两支超级能量棒,喝空了两个水壶。

翻过地三个坡,遇到第四个上坡的时候,我已经不相信这是最后一个坡了。上到坡顶,我丝毫没有轻松感,准备好了爬下一个坡,却看到前面视野所及到很远的地方,是一马的下坡。

接下来的45分钟,我要做的就是紧紧握住车把,控制住车子,紧张地瞄着轮下别压上碎石。躲着身后不断开上来的大车。无暇去感受两个耳朵边呼呼的风声。和周围的风景。

这是真的最后一个坡,整整20公里的下坡,一公里一个的路碑飞快地往身后掠去,一直到西海镇。

余戟伸直的V宣告我们的到达。

此时才6点。我们从一点半到六点,骑了93公里,全天10个小时,骑行7个小时,总共公里。

平均骑行速度超过20公里。

对大多数从来没有在一天里面骑行超过公里的我们来说,这是个不错的成绩。非常不错。

我的总公里记录不准确,当中有暂停忘了计时的里程,总共应该有-公里。

每一个上坡,都是为了下坡的爽做积蓄。

整个骑行,我们是幸运的,天气很好,第三天虽然侧风很大,却没有下雨。

感谢青海湖的慷慨和柔情,对我们。

下次再会。









































白癜风互助论坛
昆明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anjinshop.com/bcxg/5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